返回第九百三十七章 三角  争魏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河中大战如此大的事,安西都护府居然未知会殿下,分明是未将殿下放在眼里!”李庠怒道。
    夏侯栩也不知道如何解释了。
    河中这么大一块肥肉,杨毅不可能不动心思。
    他虽然放弃了夺嫡的幻想,但未放弃在中亚开疆拓土的野心。
    七河流域加上康居、河中,足以形成一个庞大帝国。
    关键,河中还是通往萨珊、贵霜、天竺的必经之地,等于断送了夏国的扩张机会。
    北面不是草原就是沙漠,苦寒之地,难以发展。
    “二弟,你意下如何?”杨毅脸色有些阴沉。
    赵雄扫了一眼夏侯栩,拱手道:“陛下对河中势在必得,对杜都护更是信任有加,谁在此时掣肘,只怕会令陛下大失所望。”
    夏侯栩连忙道:“即便殿下攻陷河中,如何处置,也要看陛下的心意,殿下擅自吞并康居南藩,未向朝中上奏,已然坏了规矩,此次若再觊觎河中,陛下会作何感想?”
    按照草原的规矩,谁打下的地盘当然归谁的。
    只不过,夏国的粮草一部分靠高昌支援的,军械更是来自于西平、张掖,优良战马由凉州牧场提供……
    杨毅一口吞下,一句话都没有,自然被朝廷诟病。
    过早袒露自己的野心,会引起别人的忌惮。
    杨毅顶着皇长子的身份,能征善战,麾下人才济济,天然对太子形成威胁。
    杨毅神色逐渐凝重起来,朝中大臣的意见他不在乎,毕竟也没想过跟他们来往,但如果因此引起父皇杨峥的不满,那么问题就大了。
    他不向杨峥上表解释,杨峥也一言不发。
    现在看来,大有不妥。
    夏国存在与否,全在皇帝的一句话。
    他再狂妄,也不认为自己能挑战父皇的权威,深吸一口气,冲夏侯栩点点头,“三弟所言甚是,孤思虑不周,即刻上表朝廷,询问如何处置康居南藩,大军做好准备,如果河中之战不利,我等速速支援,攻取河中才是军国大事!”
    “殿下英明!”赵雄和夏侯栩同时拱手。
    杨毅看着自己的两个结义兄弟,忽然一笑,“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河中之事,日后如何,犹未可知也!”
    夏侯栩和赵雄都楞了一下。
    杜预不可能永远留在西域。
    河中诸族混杂,非手腕强悍之人,难以镇之。
    杨毅今年不到三十,而杜预、文鸯、马循、田章等大将已经五十多了,未来还是属于他的。
    大兴。
    杜预的奏表快马加鞭,先到一步。
    “河中必为大秦所有,西土诸国、诸部皆愿为大秦之臣属,受陛下之册封,儒家典籍、先贤教化必泽披西土,此功足以与秦皇汉武相提并论,臣以为当在河中再封一国,与夏国互为唇齿,使此地永为大秦疆域……”
    杨峥读完,已经能感觉出杜预的言外之意。
    不能让夏国控制富饶的河中地区,否则对中原就是尾大不掉之势。
    第一代,杨毅或许不敢反攻中土,但第二代、第三代之后就很难说了。
    汉景帝时,七王之乱甚至没等到第三代……
    司马家的八王之乱也是如此。
    血缘亲情在权力面前不值一提。
    近日朝中参奏夏王杨毅的奏表忽然多起来,杨峥不用看就知道是太子一系的人马在未雨绸缪。
    当然,杨毅也有一些支持者,尤其是羌胡裔的大臣,姜伐野、彭护、拓跋禄官等等。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大秦地盘越来越大,派系也越来越复杂。
    虽然羌胡鲜卑匈奴的第二代第二代已经汉化了,但第一代人仍有很深的部族情节。
    这其实是大秦内部汉人势力和汉化势力的一次交锋。
    “太子以为如何?”杨峥询问当事人。
    手心手背都是肉,杨峥不想偏袒杨毅,但也不想委屈了他。
    这些年他在夏国做的也不错,能征善战,勇武过人。
    不过能力越大,越是受到朝廷太子一系的忌惮。
    “儿臣以为康居可以名正言顺的封给兄长,河中必须再立一国。”杨旭没有退让。
    这个时候谦让,要么是虚伪,要么就是愚蠢了。
    河中差不多有蜀中大小,又是天然的粮仓,还是战略要地,商业重镇,杨毅拿去了,翅膀就硬了。
    “你想过没有,若是封国能力不行,他日也难以与夏国争锋。”杨峥笑道。
    杨旭盯着中亚的沙盘,“河中再封一国,兴秦郡可立为安西都护府之治所,设折冲府,置府兵五万,如此,河中、夏国、安西都护府三足鼎立,互相制衡!”
    杨峥一拍大腿,“妙哉!”
    此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