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11章 后宫、奏疏、盐法(二合一,六千)  朕乃一代圣君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bsp;   有明一代,后宫妃子的等级也不少,大约可以分为皇后、皇贵妃、贵妃、妃、嫔、昭仪、婕妤、美人、才人、贵人、选侍、淑女。不同时期有些变化,但大体如此。

    朱厚照觉得给人家太过低的位置不太好,梅可甲毕竟掌管了他许多银子,而且立下了功劳。

    所以淑女一级倒也没必要,至于选侍,好像有个姓李的,听着总是出戏,所以也不要。

    最后是封了贵人的名分。

    朱厚照的思路是这样,即便是自己的女人,封赏也不轻易给,因为赏赐要有缘由,不然就乱了套。这背后的意思,后宫也要有规矩,而且他作为皇帝要严肃这些规矩。

    一句话,他可不是来这里搞宫斗的。

    这样的话,

    梅怀笑和梅怀颜两个姑娘家就这么被接到了皇宫里住。皇帝现在还没有后妃,所以西六宫有的是地方住,而她们被赐予的是永寿宫。当年孝宗皇帝的生母纪氏曾经短暂居住过这里。

    面子上的东西要顾,所以她们进宫头一天,朱厚照就在批完奏疏之后出发去往永寿宫,临走前还叫刘瑾把自己吃的那些点心带上。

    这大概是以前的习惯,见姑娘不要空着手。

    皇帝驾临永寿宫,被划到永寿宫伺候的宫女、太监在外面跪了一地。梅怀笑、梅怀颜两人竟然没有手忙脚乱。

    就这,朱厚照就知道,肯定是进宫之前给梅可甲教导过。

    “平身,都进屋吧。”

    “谢陛下。”

    两个姑娘款款起身,这是她们第二次见皇帝,到底还是有些紧张。

    到了屋里以后,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就一人一边列在皇帝左右。

    “你们谁是怀笑?”

    时间久,他忘记了,而且这两人个头相彷,长得也有几分相似,衣服还穿得一样,他上哪儿记得住。

    “妾身是怀笑。”她在右边,要说有什么特别,就是鼻尖有一颗很澹很轻的痣。

    妹妹是没有的。

    她们两人都是异常鲜白的肤色,因为她们的母亲是梅可甲从西域购买回来,所以生得女儿都不像汉人那样脸平,而是非常的有立体感,而且个头也比一般汉人女性要大一些。

    “那你就是怀颜了。”朱厚照头转向左边。

    这样一望,姑娘大大的眼睛略有躲闪,脸上也有羞意,“回陛下的话,是的。”

    “今天你们刚进宫,朕想着过来瞧一瞧,往后你们就在这里住下,有什么需要就吩咐他们去做。如果是想做、又不知道能不能做的事,就来问一下朕。至于说如何与朕相处,你们自己多动动脑筋,总之一句话,听话、守规矩就好。”

    怀笑和怀颜跪了下来,“妾身一定听从陛下吩咐。”

    “都起来吧。”皇帝还伸手拉了她们一下,“不需要这样答一句话就跪。喔对了,朕还带了些点心,你们一起吃吧。”

    “妾身谢过陛下。”

    大约也因为是被教导过,所以礼节确实到位。

    不过两个人这样僵硬得很,其实让朱厚照有些挠头,“那今天就先这样吧,朕还有些国事,你们自己先吃。”

    】

    于是两个人又到门口相送。

    而皇帝回自己寝宫,反倒把秋云这些人搞得手忙脚乱。

    秋云很是奇怪,也有些不知道说什么好的模样,“……陛下这……这怎么回来了?”

    “朕不能回来吗?”

    “奴婢哪敢这么说。就是蛮奇怪的。”

    “有什么奇怪的,打热水来,朕要泡脚。”

    于是一帮人又赶紧端盆打水拿毛巾。

    也许是相处时间长短的问题,其实秋云反而自然一些,又或者是这些年伺候他伺候惯了。摸准了他的性子之后,有些话秋云也就敢说。

    她眯着月牙儿一般的眼睛,笑着说:“少女心思陛下想必不懂,去都去了,怎么不留在永寿宫?两位贵人可都是天仙儿一般的人呢。”

    “不留不行么?”

    秋云给他揉着腿,并说:“陛下要生皇子,不留怎么生皇子?”

    朱厚照心里嘿嘿笑了下,“生皇子一定要留吗?留下来又怎么生?要不你教朕?”

    秋云一愣,随后瞬间便红了脸。但她看到皇帝的笑容就知道不对,于是轻嗔了句,“陛下竟在使坏!”

    “朕是觉得叫人家适应适应,循序渐进,也不必着急。明日你若是有空就先找她们说说话,这几日朕会很忙。”

    “陛下放心,奴婢知道的。”

    皇帝所说的很忙,是指朝廷最近在商讨正德元年的政务工作。

    开海之后,皇帝没有在大的方面和大臣闹过不愉快,以他作为皇帝的作风和个性,只要没那些事,文臣是非常认可他的。

    因为他勤勉、节俭、爱民而且相对听劝。

    说听劝有些奇怪,但实际上,大部分事情朱厚照确实听劝。

    譬如李东阳奏请过一个‘参随’的问题。简单的说就是一些权贵和内臣会随意占用官军。这其实是不守规矩的体现,这个弊病从正统年间就出现。朱厚照了解清楚了以后全部准奏。

    还有礼部尚书林瀚奏请过革除‘织造、斋醮’人员共一千八百余名。所谓斋醮其实就是做法事,道观里的人。成化以后,传奉官越来越多,说白了就是皇帝好这一口,然后给这些人都封个官当当。

    像开海这样的大事,不是每天的日常,日常还是一些寻常政务居多,一般情况下,朱厚照了解清楚还是会同意的。

 &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