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百三十一章 箭在弦  争魏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昏沉天地间呼啸的寒风永不停息。

    西平将士有鲁芝在后方策应,该想到的都想到了,能送来的都送来了。

    劣酒、羊肉、粮食、干柴、豆黍混合的精料,以及最重要的羊裘、皮履。

    一个士卒内穿羊裘,外披铁甲,双腿用细绳缠上狼皮、羊绒,每日至少一碗羊肉汤,从肠胃到身体都是暖的,丝毫感觉不到这冬日的寒意。

    西平别的没有,制皮制革之术极为发达。

    在杨峥的刻意引导下,结合了西域胡人的鞣制技术,皮革成了西平第二大支柱产业。

    第一自然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盐。

    当然,有这个待遇的,只能是亲卫营、骁骑营。

    府兵则差一些,只有羊裘。

    所以亲卫营、骁骑营、越骑营在西平被称为亲军,引得无数有志儿郎趋之若鹜。

    杨峥没有堵塞他们上升的通道。

    府兵中有材勇的健儿,或者达到三转功勋,可以向折冲府请求加入亲军。

    宣义令与折冲都尉共同审核,九野营暗中评定,才能把名额报上去。

    而亲军之中,到了年纪,落了残疾,则会得到一个宣义掾的名号,分配地方,进入屯田司体系或者宣义司体系,也可根据能力,进入地方,任命为伍长、什长、里长之类的乡间掾吏。

    有鲁芝在总筹后勤,让杨峥轻松了不少。

    实际上,后勤也是战斗力的一种。

    尤其是在这个时代,很多大战,粮道就是生命线。

    这种级别的大战,前方面临的压力大,后方面临的压力也不小。

    到了第五日,天地间忽然刮起了白毛风。

    铺天盖地的,气温陡降。

    营中牲畜都冻死了百余头。

    不过河湟健马天性耐寒,影响倒是不大。

    而对面就有些惨了。

    雍凉军还能扛着,但支援而来的羌胡、匈奴就有些扛不住了,战马和士卒多有冻死冻伤。

    杨峥带着亲卫巡视黄河,河面已经结了一层薄冰。

    寒意如同钢针一样刺在脸上。

    “还没有邓艾的踪迹吗?”

    张特引金城三千府兵一万奴隶,汇合周旨、李特等羌氐步骑两万人,已于三天之前连破邓艾三座坞堡,攻陷枹罕,引兵直扑狄道。

    姜维也领两万蜀军出岷山,攻打临洮、侯和等地。

    眼看就要合围狄道,但邓艾还是没有消息。

    让杨峥深感佩服,邓艾这么沉得住气,肯定想捞一票大的。

    而现在天气转寒,大雪将至,利守不利攻,更摸不到邓艾的迹象。

    “没有。”庞青据实禀报。

    孟观去令居统合一万奴隶军,汇集情报就交给了庞青。

    “箭在弦上,不得不发。”杨峥望着平静的河面道。

    邓艾一辈子阴着,自己一辈子在这里耗着?不拿武威?

    白毛风吹了两天一夜,第六天黄昏时分,大雪如约而至。

    其实已经不算黄昏,天地间一片昏沉。

    夜色早早笼罩大地。

    所有斥候都被派出去了,上下游,对岸,北面的上河地区,南面的榆中等地,不断巡戒,防备所有可能发生的状况。

    只是威武太广袤了,祁连山、黄河在此交汇,各种小山脉小支流形成大量河谷山沟。

    历史上的晚唐时期,此地形成六谷蕃。

    邓艾有心隐藏,随便钻进那个山沟里面,根本探查不到,还能遮风挡雪。

    不过,能隐藏的这么好,说明邓艾的兵力不会太多。

    若是几万人马,斥候不可能一点蛛丝马迹都打探不到。

    夜越来越深沉越来越黑暗。

    也越来越寂静,终日呼啸的寒风忽然低沉了许多。

    杨峥穿上甲胄,提起长槊,跨上乌羽,望着远方。

    黑色的天空,苍白暗沉的大地。

    天地之间一片混沌,仿佛远古天地初开之时。

    身后,一千三重骑、六千骁骑跨上马背。

    在黑暗中沉默如山,坚定如山。

    晶莹的雪花眨眼就落满他们的兜鍪和肩甲。

    战马嘴中喷出一团团白气。

    如果司马师如这漫天乌云一样覆盖天下,那么今日一战,就是撕开这沉沉黑暗的破晓!

    “将军遣一骁骑渡河即可,无需亲身犯险。”杜预和卫瓘还在规劝。

    道理杨峥知道,但这一战太重要了。

    最重要的是速战速决,快速击败郭淮,即便邓艾从哪里窜出来,也能挟大胜之势破之。

    而身边能担此重任者几乎没有。

    杜预是儒将,披坚执锐冲锋陷阵非其所长。

    卫瓘根本就不能算将领,遇到艰险,说定就退了。

    蒙虓武勇够了,但资历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