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733章魏军回返大梁中  从长平之战开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若是,能令齐国发兵,则赵国即便小胜于西,却势必大败于东也。如此,则还有来年之战也。」信陵君也是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想法和盘托出:「我魏国也会立即照会齐国,邀其出兵伐赵。」

    倒不是信陵君对秦军有着多么的信任,只不过这邀齐国发兵实在是宜早不宜迟,而一个魏国,显然不够分量。

    要齐国因为魏国而得罪赵国,这几乎是不可能的。

    但,若是能加上一个秦国,在面对几乎不设防的赵国东部,齐国未必不会起一丝贪念。

    只需要一丝的贪念,哪怕只是派出上万秦军稍作试探,齐国就会立即发现赵国外强中干的事实。

    只要能顺顺利利拿下哪怕一个小城,成功的喜悦瞬间就会成为勾起这头东方巨兽苏醒的引子。

    到时候,即便赵军在东面对秦作战中取得了胜利,但却要失去包括燕国在内的大片土地,如此一来,战国的格局又将为之一变。

    虽然魏国或许也争取不到什么利益,但只要不是赵国一家独大,魏国,就还有机会。

    这也是如今的信陵君所唯一能做的了。

    当然,这对于秦国而言,虽然也不是开战前想要的结局,却也同样是继续与赵国争天下的唯一办法。

    或许消息传回咸阳,已经不在理会政务的秦王会暗暗有些后悔,为何没有继续贯彻先剪除羽翼,再与赵国决战的思路,这才给了其他国家机会。

    又或许,秦王也会庆幸,还好没有坚持这样的思路,才会在山穷水尽之时,又看到新的可能。

    但不管怎样,这都不是眼前的这个小小的秦军裨将所能够决定的事情了。

    当即,秦军裨将也是抱拳领命道:「信陵君放心,末将立即飞鸽传书,通知上将军与朝廷。」

    闻言,信陵君也是微微点了点头。

    安排好最后的后手,信陵君随即也是传令,全军拔营,回返大梁。

    是的,信陵君没有等待天黑,便已经迫不及待地拔营起行。

    不是信陵君不知道白日拔营行军极其容易被赵军探知行止,即便不被埋伏,也极有可能被赵军堵在半路之上。

    只是,大梁城的危急已经不允许让信陵君继续等待。

    每晚回去一刻,大梁城都有被攻破的可能。

    而且,被赵军侦知本就无可避免,既然如此,倒不如大大方方地让赵军知道。

    当然,即便是被赵军截击,在几乎同样的兵力之下,信陵君又清楚地知道这股赵军多是临时征召的青壮,魏军还有本土作战的优势,即便面对赵括,信陵君还真的不怕与之对战。

    不过更重要的是,魏王安插在军中的亲信,或许也更不会给自己等到晚上的时间。

    与其让大军失控,还不如自己果断些。

    于是,在午后时分,魏军十万大军便如同一股风似的,消失在了轵城之中。

    很明显,即便魏军行动十分快速,却依旧逃不过赵军羽林卫的眼睛。尤其是轵城之失,身为赵国对外情报组织的羽林卫事前竟然是一无所知,已经让羽林卫们颜面扫地,此时的他们更是一个个瞪大了眼睛,紧紧地盯着城内秦、魏联军的一切动向。

    魏军的动作自然在第一时间便被羽林卫看在了眼中、记在了心里、写在了传书之上。

    很快,刚刚踏入魏国境内的赵括便再度收到了羽林卫的情报:魏国十万大军回援,附上的还有魏军的行军节点图。

    可以说,有了这张图,赵括很轻松就能判断魏军行进的下一个节点,自然也就很容易可以阻截主这股魏军的归师。

    只是,兵法有云「归师勿遏」,面对这样一只急于回到驻

    地、进行保家卫国的魏军精锐,若是中途拦截,其所能爆发出的战斗力,即便是赵括也不得不小心。

    于是,摆在赵括面前的,又成了一道选择题。

    选项一,继续向大梁挺进,争取在信陵君的魏军回返之前,夺下大梁,随即与田单将军会师,继续以十五万大军对战信陵君的十万大军。

    选项二,将进攻大梁的任务彻底交给田单,自己则率主力大军截击魏军,不论哪边先获胜,都能立即转战对应的战场,从而协助友军拿下战斗。进而达到既拿下大梁又消灭信陵君主力的目标。

    选项三,则是保持部分兵力对魏军继续造成压迫,主力回返轵城,乘机重占轵城,打通前线的运粮通道,结束掉这场战争。

    若是按照信陵君的分析,赵括在极大的概率上会选择选项三。

    无他,从信陵君看来,这是最为稳妥的方案。

    以十五万大军围攻轵城,足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突破,即便不能突破,以十万大军围城,五万大***运粮草,也能将前线盘活。

    可偏偏,在赵括看来,这个选项是最不可能选的。

    原因很简单,他带来的兵力,多为胡人,更多为骑兵。

    尽管给这些胡人配发了赵军制式的武器,但攻城不是他们的强项,野战才是他们喜欢的战斗方式。

    因此,虽然赵括明面上有十五万大军,但实际上可用于攻城的步兵也就七八万,而这其中还只有一半能算是精锐。

    细细算下来,赵括即便将野王城内的五弯道阿俊全都调出来,手里也不过最多四万精锐。

    四万精锐显然并不够对防御完备的轵城中五万秦军精锐的。

    相反,若是赵括带着十万步兵在平原之上与信陵君的魏军对上了,赵括还真不一定不是对手。

    只要战术运用得当,全歼信陵君所部的不足,却也不是不可能。

    甚至,只要自己能将魏军拖住,便已经算是胜利。毕竟田单以五万大军,而攻几乎没有精锐部队的大梁城,不成功那才是怪了。

    至于第一个选项还是太过激进,虽然随着时间的过去,赵括还是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