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725章鏖战于洛城之北  从长平之战开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白了对面将领的意图。

    “想要发挥骑兵的战力?”看着对方所选的决战地点,蒙骜的嘴角不由得上扬了起来。

    智珠在握的蒙骜随即下令队伍缓缓前进,目的很明确,既然对方已经接受了自己的决战,那自己自然要保存好体力,以最佳的状态迎接对手。

    面对秦军忽然的缓慢行军,周骐倒也不恼,这显然也在它的意料之中。甚至周骐也巴不得秦军能行进得更慢一些。

    一方面,周骐本就是来拖延的,从他的视角来看:秦军行进越慢实际上是越有利于赵国的;

    另一方面,既然秦军选择了缓缓而行,也就意味着,秦军已经默认了自己所选择的决战地点。

    既然对手已经将地利的优势拱手相让,自己也不能奢求自己这方还要以逸待劳。

    就这样,在双方的默契之下,足足五日之后,两军才在这无名的平原相遇。

    又是一夜的休息之后,呜咽的号角这才响彻在整个战场之上。

    晨曦的阳光下,秦赵双方纷纷摆开了阵型。依旧是步卒在中,骑兵护住两翼的战法。

    只是,因为赵军之中存在不少屯田兵的关系,周骐不得已,将两万屯田兵混入了战阵之中,剩下的两万屯田兵和三千重骑兵一道作为预备队。

    好在,因为战阵足够的长,秦军倒也并看不出赵军的阵线有什么问题。

    但周骐很清楚,一旦开战,屯田兵的弱势将不可避免地暴露出来。

    到那时,周骐所唯一能指望的也就是赵韦的重骑兵了。当然,重骑兵不出则矣,一出势必就要取得效果,否则拖入持久战,那就真的危险了。

    因此,周骐必须要以现有的兵力,尽可能地拖住秦军。

    可以吃亏,但不能败!这是周骐给自己下的任务。

    而对面的蒙骜,面对漫长的赵军阵线,实际上也没有全歼赵军的想法。

    经过两年的磨炼,蒙骜也深知重骑兵虽然威力无穷,但持续力最多就是半个时辰。

    显然,在这样大规模的作战之中,半个时辰是很难对地方进行击溃的,除非是在敌军即将崩溃的最后一刻。

    因此,蒙骜所想要的,也不过就是将赵军的目光吸引过来、拖住赵军而已。

    毕竟自家知道自家事情,秦军之中最为精锐的部队不是在新郑的正面战场,就是在大梁城内养精蓄锐。

    蒙骜手中的队伍在秦军之中也多是各地的防御部队所临时拼凑而成的。

    在蒙骜的预想之中,这些兵力以多欺少,或者是欺负欺负其他国家还行,跟同样兵力的赵军对阵,是很难占到便宜的。

    也就是手里头还捏着自己一手训练出来的重骑兵了,否则,蒙骜是真的不敢进行这样一场决战。

    可以说,秦赵两军,犹如卧龙凤雏,看起来都撸起了袖子做出要跟对方拼命的打算,但实际上,都是在拖延时间,给各自后续的大军争取时间。

    只可惜,有些事情一旦开始,便不是人力可以轻易阻止的了。

    就如这场战斗,尽管双方主将的内心都不想拼死一战,但甫一接战,两军还是不可避免地打出了真火。

    底下的战士们可不知道他们主将内心的戏码,他们只知道,对面的是敌人,这里是战场——不是你死就是我活的战场。

    任何的杂念都会是导致自己死亡的原因。

    于是,一场并不受控制的“决战”终于打响。

    于是,漫长的阵列之上,刀光剑影之间,几乎每时每刻都有人倒下,鲜血几乎瞬间就流满了整个战场。

    血河之中,蒙骜赫然发现,自己的部队竟然跟眼前的赵军打了个五五开。

    顿时,蒙骜就明白,这伙赵军也是二流货色。

    也对,自家是倾巢而出,赵军也肯定是如此,哪有那么多精锐。

    这样的情况,自然也被周骐看在了眼中,周骐也自然明白对面的秦军也是半斤八两。

    当即周骐便悄悄地用一万屯田兵将一万精锐悄悄换下,甚至在看到自己换下了一万精锐之后,秦军依旧没有什么突破之后,周骐也是狠狠心,又将五千屯田兵换了上去,另外五千屯田兵也随时准备轮换。

    周骐的想法很简单,既然秦军不是那么精锐,那不妨就用这股秦军练练兵,虽然损失或许会大一些,但留下更多精锐,却是能更好地配合赵括的反击。

    孰轻孰重,周骐显然想得很清楚。

    更别说,随着时间的推进,能留下的屯田兵也会逐渐地变成精锐。

    这俨然是“先苦后甜”的战术。

    而更令周骐意想不到的是,正是他的这一先苦后甜的战法,却是在无意中让秦军吃尽了苦头。

    只是,这一釜底抽薪之下,前线的赵军步卒阵线随即变成了两万五千精锐和三万五千屯田兵。

    不可避免的,秦军的战力优势一下子大了起来。

    好在的事,秦军得优势虽然有,却远远构不成胜势,尤其赵军还有两万骑兵不时地对秦军进行着骚扰。

    面对这样的情况,蒙骜显然也不急着亮出底牌,甚至他也很愿意这样的情况继续下去。

    虽然秦军占的便宜不多,但不多也是便宜啊,只要能够继续下去,总有积少成多的一日。

    可以说,随着战斗的继续,对于战场上的态势,两位主将都很能接受。

    唯一令两位主将都有些受不了的,便是这兵力损失的速度了,虽然彼此都好不到哪里去,但看着手中的损失情况,两名第一次单独只会十万级别会战的主将,心头还是不由得一抖。

    仅仅一日的损失,双方的损失便已经达到了四千多人(赵军稍多几百)。

    按照这样的速度下去,恐怕要不了十来天,两军都将失去战力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