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694章咸阳宫中论连横  从长平之战开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从长平之战开始第694章咸阳宫中论连横就在赵国如火如荼地对新附之地进行着安排之时,秦国的咸阳也没有闲着。【文学之航】

    虽然王龁与蒙骜的最后一战略略惜败在了赵军的手中,但不管怎样,此战总算是给长久没有进项的秦国带来了楚地这一大块的肥肉。

    因此,王龁与蒙骜的归来还是受到了来自朝堂上下的隆重的欢迎。

    当然,这其中给秦国百姓看的意味显然更重,没办法,秦国必须要让底层的百姓看到胜利的希望了。

    喧嚣过去之后,该面对的现实还得面对。

    首先摆在秦国君臣面前的就是韩之地丢失之后,秦赵之间国力将发生根本性逆转的问题。

    秦国上下不得不承认,随着此战的落幕,战国第一国的名号已经悄然变名。

    当然,一个名号并不重要,秦国也不是输不起,曾经的秦国也是弱小无助,甚至连函谷关都不保的日子也是过过。

    一时的弱小并不要紧,要紧的是如何从弱小中走出来,重新走向强大。.z.

    坐在主位之上的秦王,目光灼灼地看着堂下的几人。

    事关秦国未来大计方针,秦王却是只叫来了寥寥数人商议而已。

    武将方面自不必说,自然是王龁与蒙骜两人,经过数次的战斗,蒙骜这个名字也终于走入了秦王的视野之中,逐渐在军中站稳的蒙骜,也是终于有了一定的话语权。

    文臣方面,除了相国范睢之外,便只有负责外交事宜的屠贾大夫而已。

    很显然,无论文臣武将,秦国都有陷入青黄不接的现象,尤其在对比赵国不断涌出的诸如吕不韦、李牧等人之后,秦国人才凋敝的问题就更加明显了。

    当然,只要秦国的基本盘还在,人才问题倒是成不了什么大问题。

    毕竟老士族出身的王翦已经在茁壮成长,而蒙骜的子孙也都在酝酿之中。

    轻咳一声,秦王主动打破了会场的沉默:「此战我大秦虽有所获,然赵国做大之事已成定局,我大秦该如何处置,还请爱卿等教我。」

    闻言,范睢与屠贾相视一眼,随即范睢微微点头,而屠贾则是双手抱拳对着秦王微微一礼。

    「禀我王。」屠贾直起了身缓缓说道:「夫观之诸国弱小之时,皆以借力而强。若长平一战,赵借魏力而胜,追溯我大秦立国之河西一战,亦借齐国之力而败魏也。如今我弱赵强之势已成定局,微臣以为,当速改之对外政策。」

    「如何改之?」秦王立即问道。

    「行,连横之策。」屠贾随即说道:「联魏、齐而抗赵楚。」

    「魏、齐,赵之盟友也,如何能破其盟而联之乎?请具体言说之。」秦王眉头微皱道。

    「是。」屠贾立即领命道:「先说魏国。此韩地一战,魏国近在咫尺,却并未发兵,如此便可见魏赵之间,已生嫌隙。依微臣所见,魏国实际并不想赵国得之韩地。

    以如今态势来看,韩之地于赵国而言,犹如飞地也,而所跨之地,正是魏国去岁所取之于赵之周朝之地。

    如此一来,赵国岂会甘心,而魏国岂能安心。」

    「卧榻之侧,不容他人酣睡也。」秦王点点头道:「况此飞地还颇为重要,赵国势必是想打通与韩之地联络也。尤其周地还取自赵国,赵魏冲突,几乎不可避免。联魏抗赵之事,当有可为也。」

    「我王英明。」屠贾立即一道马屁送上。

    「齐国又如何?」秦王闻言,却是摆摆手,随即继续问道。

    「所谓兔死而狐悲者,今之齐国是也。」屠贾立即言说道:「燕、齐者,世仇也。因其世仇,恨不能灭齐国而族其宗庙,故相互知之者甚也。今赵既灭燕,

    来日必可灭齐也,况如今之齐,已在赵国围困之中,齐国上下必有所察也。

    若此时,我大秦能遣一使者,许之以赵军来时必出兵而援,齐王岂有不应之理哉?!」

    「倒也有理。」秦王点点头。

    「如此,联络魏、齐之事,便交于爱卿。」秦王又看了看并未反驳的范睢,当即便拍板道。

    「敢不从命!」屠贾也是立即抱拳领命道。

    「不过。」略略点了点头后,秦王却是又继续问道:「联络魏、齐,便是与之会盟,也不过自保之策也,兵法云久守必失也,想要败赵,计将安出哉?」

    话音落下,范睢也是直起身抱拳而道:「若能得魏、齐之助,或可反攻韩之地也。」

    「韩之地?」秦王喃喃地复述道。

    「然也。」范睢也点点头。

    「为何是韩之地?」秦王随即问道。

    范睢显然早有准备,面对秦王的问话,当即便答道:「反攻韩之地,有三因也!

    其一,师出有名也。」范睢随即继续说道:「赵侵韩地,而虏韩王于赵地邯郸,韩国臣民莫不以之为恨也,至于绝其宗庙者,更触怒于天下人也。若我大秦以复韩之名而攻,则必收天下之拥趸也。此所谓师出有名,名正言顺,言顺而事遂者也。

    其二,若是攻韩,魏国必助也。魏王深知,若是以韩地长悬挂于外,赵国势必不肯甘心。既如此,不若让韩地重归与秦国之手,还可形成三国鼎立之局,此或为魏国保全之唯一途径。故,我秦若攻韩,魏国必助我军也。

    其三,攻韩于我有大利也。韩地归属,可令赵秦国力颠覆,自不必多言。更重要的是,我军在拿下了楚地之后,无非东出与北上两条路而已,而这两条路,皆为韩地所控也,若此地不通,我军几无所出者也。」

    范睢的一顿侃侃而谈,秦王也是随即露出了一副深以为然的表情。

    不过,事关军事,秦王倒是没有像刚刚的外交策略一般直接拍板,反而将目光看向了一旁的王龁。

    「王将军。」秦王随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