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669章 赵军南下入韩境  从长平之战开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真正的进攻,直到寅时才真正地展开。

    疲惫不堪的燕军很快被养精蓄锐的赵军给打了个措手不及。

    只可惜,即便如此,赵军还是没能一战而下蓟城。战斗终究被拖入了漫长的相持阶段。

    不过,这一夜里,赵军数次登上城楼,甚至要在对方裨将带着自己的亲兵拼死抵抗,才会被赶下来的场景却是给了赵军足够的信心。

    同时,经过这一夜的鏖战,廉颇和田单显然已经找到了攻破蓟城的办法。

    日夜轮战——以蓟城中燕军的数量,恐怕要不了几天,即便不被赵军攻破了城池,也要被这疲劳战给活活累死。

    这边攻燕的赵军心头对攻燕已经有了数成的把握,那边攻楚的秦军却是越打越累,甚至陷入了苦战之中。

    没办法,随着战斗的继续,赵军南下的消息也终于传到了战场之上。

    虽然秦、楚两军都并不清楚实际上赵括已经带着部队进入了上党,而上党的李牧更是带着五万大军悄然进入了韩之国的境内。

    但显然,赵军的南下不仅给了楚军继续坚持的理由和动力,也给秦军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士气上的打击,尤其在得知赵括居然亲自挂帅的情况下。

    于是,在这一进一出的士气起落之下,秦军的进攻越发地困难了。

    而随着韩王求援的消息到来,秦军的处境更加堪忧了起来。确切地说,应该是王龁也同廉颇一样陷入了两难的抉择之中。

    一边是久攻不下的陈都,一边是韩之国的求援。

    分兵还是不分兵,这是一个问题。

    分兵吧,兵力减弱之后,本就难打的陈都势必要耗费更多的时间,一旦让赵军攻破了蓟城南下,那么秦军势必功亏一篑;

    可要是不分兵吧,韩之国毕竟是自家的盟友,而且王龁也不想把韩之国给了赵国,即便如今的韩之国只有区区不到一郡之地。

    尽管手握着二十五万大军(不包括韩军三万),可王龁依旧深深地感到兵力的不足——没办法,仅仅是赵括一个人,在王龁的心中,就足以抵得上至少数万大军。

    “上将军。”坐在王龁身边的蒙骜微微皱眉道:“末将以为,韩之国,还是要救的。”

    “怎么说?”王龁倒是有些惊喜地看向蒙骜,倒不是因为蒙骜的建议切合了他的相反。

    单纯的,王龁在为蒙骜能够主动表达而感到欣喜:能够有自己判断,并且敢于说出、实施,这是一个将军逐渐走向成熟的标志。

    “上将军。”坐在一旁的蒙骜经过洛城一战的洗礼与一年的沉淀之后,明显成熟了许多,当即继续说道:“不说韩之国如今是我唯一的盟友,单纯从军事的角度来看,我们也不能放任韩之国不管。”

    “如今,此战之前,我大秦东出之路,无非三条,上路攻赵、中路攻周、下路攻楚国。”蒙骜继续说道:“实际上路不通,仅剩中、下而已。如今陈都在望,继续由陈都东进,则恐为山川水网所阻。因此此战之后,实际我军能战之路只剩中路,或出函谷而东,或出陈都而北,其目标皆为魏国也。”

    “韩之国羸弱,在此时倒看不出如何重要,可一旦韩之国若是落入了赵军手中,则于我秦国之扩张而言,有大不妥也。”蒙骜凌空比划着秦军出兵的线路继续说道。

    “不论是从函谷攻周,还是从陈都攻魏,韩之国皆在其侧也。赵国甚至无需屯驻太多兵力,只要以一偏师数万驻扎新郑,我军就不得不投鼠忌器,甚至要投入十数万大军防御驻韩地之赵军。既然如此,还不如如今先遣大军,保住韩之国再说。”蒙骜终于将自己的话语说完。

    而王龁也随即陷入了沉思之中。

    显然,蒙骜说的不是没有道理,从长远的角度来看,韩之国的存在的确会有更大的利益,可问题是,如果因为救援韩之国而导致陈都的战役出现问题,却也是巨大的损失,尤其,如果赵国再度拿下了燕国,秦国将彻底失去对赵的国力和疆域优势。

    略略迟疑了一会儿,王龁随即看向了蒙骜,说道:“若是由你带兵固守新郑,需要多少兵力?”

    “从如今赵军的兵力来看,不过只有数万而已。”蒙骜显然对王龁的这个问题也早有预料,当即便答道:“韩军三万,再加秦军精锐两万足矣。”

    “两万。”王龁显然对这个答案还是有些迟疑。

    倒不是王龁认为蒙骜要得太多,相反,王龁是认为蒙骜要得太少。

    那可是赵括啊!能够将白起上将军逼到自杀的赵括啊,仅仅用五万军队,真的能够挡得住他吗?

    似乎是看懂了王龁将军的迟疑,蒙骜随即接着说道:“上将军放心,此战是为防御战,末将就待在新郑之中不出来,就算是他赵王亲至,我也绝不派兵出击。如此,赵王便是有千种良策,也只能攻城而已。加上新郑原有的数千韩军,有五万多人守御其中,坚持旬月之期,不成问题。”

    “好。”见蒙骜如此说,王龁也算是下定了决心。

    “既然如此,便给你两万大军。”王龁随即说道。

    言罢,王龁似乎还是觉得有些不妥,当即再度嘱咐道:“不,给你两万五千大军,两万步卒助你守城,五千骑兵护你周全。若事有不协,即行撤退,记住:汝之一人安危,比之韩之国与两万大军更为重要。留待此身,才能为我大秦开疆拓土。”

    “是。”蒙骜闻言,也当即感激道。

    五千骑兵,可不是一个小数目,即便是财大气粗的秦国,也不过数万骑兵而已。

    显然,王龁是真的将蒙骜当城了下一代秦军的核心在培养了。不过,从洛城一战,到最近的新蔡之战,蒙骜的表现也的确当得起秦军的未来主将的接班人选。

    而且,也是目前为止,唯一的接班人选。已经失去过一名优秀接班人的王龁,自然要好好的保护这位难得的接班人了。

    只是,王龁也没有想到,正是因为他这一时之念,还真的救了蒙骜一命。

    就在王龁敲定了派遣蒙骜率军回援的同时,赵括和一队王宫卫士也已经抵达了李牧大军之中。

    时间就是生命!尤其在这两国角力的关键时刻。

    赵括很清楚,每比秦军快一刻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