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656章赵国攻燕惊众国  从长平之战开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利益最大化的考虑,但从楚国的角度看来,却是另一番的景象。

    赵国在明知秦国想要对楚国动手的前提下,却是提前发动了对燕国的进攻,这无疑会将秦国的注意力给吸引了过去。

    这简直就是在为楚国吸引火力啊!

    极有可能的情况下,秦国会调整自身的目标,放弃对楚国的进攻计划,转而北上,援助燕国。

    能得出如此的结论,显然,楚国的大臣们并不清楚,秦国为了这次的伐楚,已经在蜀中暗暗囤积了十数万大军,楚国的大臣们也更不知道,秦国实际上已经和赵国达成了共分天下再决胜负的共识。

    不过,秦国对于赵国突袭燕国的举动,也还是很恼火的。

    很简单,赵国的这番举动,让秦国在韩之国的布局全都成了无用之功。

    更重要的是,因为此前的毫无察觉,秦国并未在燕国之地有任何的准备,燕国能坚持多久,秦国根本无法预料,也无力掌控。

    加之赵军行动的突然,留给秦军的时间真的不多了。

    摆在秦国面前的,实际上就两条路,要么立即起兵北上攻击赵国侧背,行一次“围赵救燕”的故事,要么,就立即按照原计划,出兵向东,立刻发起攻楚之战。

    但显然,这两条路,都并不好走。

    先说这第一条路,要“围赵救燕”,就势必要围困住赵国所不得不救援的城池,比如邯郸。可如今想要攻到邯郸城下,却不似当年那般简单了。

    上党郡,就是秦军无法绕开的拦路虎。

    自河东直攻,复当年长平之旧事,肯定是不行的,空仓岭的地形,在没有侧翼的危险的情况下,赵军只要数万兵马就可以顶住自己至少三个月,接着的光狼城、丹水还有百里石长城防线,每一道都可以轻松拖延住秦军的脚步。

    想要从这条线路打进赵国腹地,简直是痴人说梦。

    另外一条,则是自河东而南,从周地绕道,经过曾经的河内军,再自南而北地进攻。

    显然,进攻周地,就不是件容易的事情。甚至即便秦国向魏、楚借道,魏、楚的王上都昏了头,把道借给了秦国,秦军想要从轵城一路北上,也是困难重重。

    在还没有赵军攻燕的情报之前,秦国可就已经收到了李牧率军南下轵城的消息。不用问,李牧者几万大军,就是为了防着秦军而来的。

    更何况,秦军主力如今都聚集在了蜀地,想要调集自家的军队北上,都还不知道要的多长的时间。

    总之,秦军想要以一己之力“围赵救燕”,已经是不现实的了。

    那么邀请其他国家会攻赵国呢?

    魏、楚自不必说,刚刚才与赵国联手拿下了周地,于情于理,都不太可能背叛赵国;韩之国或许会跟随,可兵力实在有限;至于齐国,若是齐国能够出手,倒是很快能给予燕国极大的支持,可问题是齐国,也才跟赵国做了一大笔的生意,关系正是最好的时候,想要齐国出兵攻赵,显然也缺乏足够的利益驱动。

    四国之内,秦王恍然发现,好像站在自己身边的只有韩之国这个废物而已。

    此时此刻,秦王是真的有些怀疑,去岁的雪灾到底是在害赵国,还是在帮赵国了。

    既然第一条路几乎已经是条死路了,那么就只有走第二条路了。

    可第二条路就好走吗?

    如今秦国的大军尚且在调动之中,前线的巨蟹也尚未准备完毕,仓促间进攻楚国,能取得预想中的胜利吗?

    即便能胜,能赶在赵国灭掉燕国之前,攻下陈都,达到既定的目标吗?

    ......挡住廉颇和田单所率大军的,自然是燕国的都城——蓟城。

    即便是周赧王在面对着秦军压境的亡国之危时,也爆发出了强烈的求生欲望,不仅是散遍了宫中所藏来雇佣和激励士兵,更是将所有能动用的兵马全都调上了城楼。

    已经腐朽不堪的周国(朝)尚且如此,身为七雄之一的燕国,又岂会这么轻易地放弃。要知道,能留到现在的七国,哪个不是灭了好几个周边的国家才壮大起来的。

    正因为灭过其他的国家,才更让燕国上下群臣对灭国更加的恐惧。

    即便燕王已经沉浸在享乐之中无法自拔,但燕王也深知道,一旦亡了国,他再想要奢侈享乐也是做不到的了。

    这一点,不仅是燕王清楚,其手下以栗腹为首的一群大臣们自然也很明白。

    于是,在君臣“上下一心”的驱使下,无数的军士,包括原本驻扎在蓟城的,还有从各个城池中逃离会蓟城的,甚至混杂着不少刚刚放下锄头的百姓都被燕王无情投放到了城楼之上。

    蓟城,到底是燕国经营了百年的都城,其城也高,其壑也深,再加上燕军几乎是不计伤亡、无论代价的人海战术,倒也变得异常的坚固了起来。

    不管是廉颇还是田单,一时倒也真的敲不碎着乌龟壳子。

    不过,敲不碎,那就敲不碎吧,慢慢敲也就是了。

    一来,燕王这样毫无章法的防御战,可刚不可久,伤亡一旦上来,溃败几乎是必然的事情;

    二来,因为前期进展迅速的关系,加上赵军又是提前发动的进攻,所以,时间对于如今的赵军而言还算是充分;

    三来,暂时留着蓟城,也不一定全是坏事,甚至还可以吸引燕国可能的各路援军,比如驻守在边境的燕军,又比如还忠心于燕国的各地军马。

    围点打援,却是也能给赵国大军省些事儿。

    当然,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赵军可以趁着燕军龟缩在城内的时间,扫荡燕国各地,收割燕国各地的粮草!

    而唯一的问题是,谁来继续围困蓟城,谁去围点打援和扫荡燕国。

    针对这个问题,廉颇和田单二人很快见面,一番并不激烈的讨论之后,两人很快明确了分工。

    廉颇率领十万大军,继续围困蓟城的燕军主力,而田单则是带着七万大军开始扫荡各方。

    至于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