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然有些懵了!
魏王是百思不得其解——赵国到底是怎么赢的?要知道,信陵君带着两万多兵马这才刚刚回到大梁,而从他的口中得知,秦军已经兵临轵城之下,廉颇正在竭力抵挡,赵国内部更在想方设法调兵调粮。
怎么转眼之间,前后也就不过十余日的时间,形势就发生了逆转了呢?!
难道赵军又在那里藏了兵马?只等秦军与我魏军交战疲惫之后,就一句杀出?
可那也不对啊!毕竟按照信陵君的描述,秦军攻败我魏军,根本就没有耗费多少的战力啊!转瞬间就尾随着进攻了轵城,那可是足足二十万秦军啊,即便是赵军藏着军队了,秦军也不可能不战而退啊!
以魏王的脑子,显然想不到赵军到底是怎么迫使秦军撤退的。
索性,魏王对自己也算是有些自知之明,既然想不通,那就不想了。
秦军怎么没的,对于魏国而言真的不重要,重要的是,秦军退了,周王畿的地盘可就空出来了啊!
按照战前的约定,赵国可是不取一地的啊!
那岂不是说,我魏国可以不费吹灰之力,拿到周王畿这块肥肉?
是的,几乎在确定秦军撤出周王畿的一瞬间,魏王就已经想到了赵括曾经的承诺,根本不需要赵国的细作们再费尽心力地去提醒。
当然,魏王显然也不是傻子,如今的时代,哪个国家还讲信用,讲信用的国家早被吞得渣都不剩了。
战前赵王虽然说过这话,甚至国书之中也明文记录了下来,可赵国不认,你能有啥办法。毕竟这周王畿之地能夺回来,可以说几乎就是赵国一家的功劳。
更何况,同样签下了国书的韩之国,甚至都能把联盟出卖给秦国,赵国毁个约,又有什么关系?
可是,周王畿这块肥得流油的大肉放在魏王的面前,不让他抓在手里,这心中的痒痒,简直是非人的待遇啊。
舔了舔自己的嘴唇,魏王的心中顿时有了主意。
“来人。”魏王随即唤来宦者,道:“立即传命相国,将赵军逼退秦军,占领周王畿之事,传书楚王,邀其遣使与寡人之使者,一同往邯郸,庆贺败秦之胜。”
“是。”宦者立即应诺道。
好消息是,魏王还不算完全没脑子,没有想着直接去找赵国要地盘,还喊上了同样出钱出力却一无所获的楚国;
坏消息是,魏王的心思简直昭然若揭,根本不需要揣测的。所谓“庆贺”是假,逼迫赵国履行盟约才是真的。
只是,楚国会有那么大的胆子吗?
更重要的是,赵国会怕了吗?
别说魏、楚两国了,就算是魏王把其他所有国家都叫上,只要没有秦国在其中,赵国会带怕的?
不过,魏王倒也没有只联络楚国这一手准备。
事实上,发出国书,联络楚国一起逼迫赵国,只是魏王的目的之一,更重要的是,魏王需要造成一个既定的事实。
一个魏国已经向赵国发出了领土要求的既定事实。
而在这个既定的事实之下,再多的辩解已经没有意义,与其首鼠两端,不如顺水推舟。
为了大局着想,他的兄弟——信陵君,必须也只能硬着头皮,向赵国谋求周王畿之地。
当即,魏王便又命宦者令,将信陵君带上殿来。
因为连续两次的出战失败,信陵君已经再没有了威胁魏王地位的任何可能,虽然他自己无法放过自己,但魏王实际上对信陵君却是越发的好了。
原因很简单,魏王深知自己的能力根本比不上这个弟弟。
之前的打压也好,不信任也罢,说白了半是嫉妒半是害怕而已。如今这两场战斗一败,虽然让魏国的国力损失不少,但魏王的王位确实更加地稳固了。
既然如今有这么重要的一件事情摆在面前,魏王第一个想到的依旧是信陵君。偌大的魏国,每遇大事,魏王能依仗的居然只是一个小小的信陵君,这也足见魏国如今人才之凋敝。
当然了,从信陵君能从廉颇手中借粮、借道来看,信陵君跟赵国的关系也的确是不一般的,作为此事的主导者也是最合适不过的了。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