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618章 决议撤军而回援  从长平之战开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当然,秦王既然有所疑虑,那范睢就不能犯颜直谏了。看着王上脸色有变的范睢,当即调整了方式,开始迂回劝说。
    “可调集兵力而保我函谷无虞者,除了王龁将军回撤之外,无非三处也。”范睢随即开始游说道:“其一,便是关中征兵,前已言之,此行不可为,不再具述也。”
    听着范睢的话语,秦王顿时也来了兴趣,三处可以调兵,即便是否定掉了关中,也总归该有一处能解此困境的。
    看着秦王渐渐亮起的眼睛,范睢也当即继续开始了他的分析:“其二,便是从蜀中、鄢郢之地调兵北上。只是,蜀道艰难,一来一去之间,耗费之时日岂止旬月之久。”
    随即范睢有看了看秦王,随即叹了口气说道:“故此,此议与关中征兵一般,并不可取也。”
    闻言,秦王的心情也是稍有低落,但一颗希望的心,却并没有就此熄灭。
    “其三。”范睢显然也看到秦王眼中的希望,当即继续使用排除法道:“便是从义渠征兵。义渠者,壮年男子皆为兵,不过数日即可得兵万余,且其弓马娴熟,较之秦卒亦有所胜也。赴之函谷,当可阻挡赵军步伐。”
    说罢,范睢却是又看向了秦王。
    秦王闻言,却是不自觉地摇了摇头道:“义渠新附未久,且其王死于秦宫之中,长平之战后更是多有反复,不足以托之以大事也,若其战阵相投,则不仅函谷危矣,我关中恐亦在赵军爪牙之下。”
    显然,秦王比任何人都清楚义渠人的危险。
    而这也正是范睢想要的结果——让秦王亲自否定掉最后的希望。
    听着秦王的话语,范睢随即装作无奈的模样,长叹了口气,道:“如此一来,还是只能以王龁将军,速归函谷,方可解此厄也。”
    听着范睢的话语,秦王显然依旧不太乐意,尽管这一通对话中,秦王已经清楚地知道,整个秦国如今已经无兵可派了,至少在短时间之内,无法号召足够的力量守卫住函谷关。
    只是......
    秦王更知道,一旦王龁后撤,那么攻赵之行便算是前功尽弃了。
    这叫秦王如何能够舍得,毕竟,五年的卧薪尝胆,为的就是攻赵的一日啊!
    前线二十余万大军奋勇拼杀,后方百万秦人含辛茹苦,方有如今的局面,赵国竟然只用了数万大军就轻易破局,这叫秦王着实有些难以接受。
    “禀我王!”见秦王还在犹豫,范睢不由得再度出声提醒道:“常言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除了速速调军回援,微臣实在想不出还有何等方法能够安全渡过此难也!”
    “卿岂不闻‘围魏救赵’之故事焉?此恐怕又是赵王括之阴谋也!”秦王摇着头,轻叹了口气说道。
    “非阴谋者!”不待秦王问询,范睢便立即回应道:“此乃阳谋也!若是当年魏将庞涓不回兵,则齐兵必攻安邑,赵之邯郸破与不破尚不可知,然魏国精锐尽出,安邑却是必不可守也!故此,庞将军必须回军!”
    “回军,若无马陵之败,不过是失去了攻赵的机会,可若是不回,魏国都城被破,大军孤悬在外,恐有军失国亡之祸也!”范睢继续言辞恳切地说道。
    闻言,秦王再度陷入了沉默。
    秦王明白,摆在眼前就只有两条路,要么令在轵城的大军回援,要么就跟赵国拼运气。
    运气好,那自然是轵城已下而函谷不失,待大军回转,函谷之围即解;可如果运气不好......
    但显然,这样的结果得之少,而失之多也。
    即便是最好的结果,自己也不过是拿下轵城,打开通往河内郡的大门而已
    可若是结果稍有不测,丢了函谷都是轻的,连带着整个关中都可能要被卷入战火之中,甚至是咸阳城,也难免遭遇进攻。
    拼运气,自己的秦国根本划不来。
    范睢的话,无疑是明白无误地告诉自己,除了调王龁军回援再无其他办法。
    他知道,范睢虽然说的是“围魏救赵”的故事,实际上却是在说如今秦国的局势!回军,或许在战略上陷入被动,但却能保住函谷不失,函谷不失秦国就没有太大的损失;可是如果不回军,就函谷关上的这点兵马,恐怕是真受不住。
    自己和公室百官当然可以避祸而去,可一旦函谷沦陷,关中必乱,关中一乱,前线失去补给,若是战事速决还好,若是战事迁延,前线断粮,则必然是个全军覆没的结局。
    若如此,先失函谷,再失关中之地,秦国数百年的国运也就到此了!
    按照如今的情形,似乎只有令函谷大军回援这一条路了!
    但秦王知道,前线安排良久,轵城之战也已经进行了数日,如今恐怕已经到了最后的时刻,若是能够挺过去,大秦就能全歼轵城之敌......
    此时抽调函谷兵力回援,王龁会愿意吗?
    “若是发动河西之民守卫函谷关,能否拖延一二?”秦王不甘心地问道。
    范睢似乎已经看出了秦王的心有不甘,但事实摆在眼前,性命攸关,范睢也不敢胡言乱语,只能小心翼翼地赔罪道:“微臣不通具体之战事,如此之事,微臣恐给不了王上具体的建议。”
    说着,范睢又小心地说道:“不过,赵军已下平山城,即便是想要调集驻守河西各城之零散秦军,甚至发河西乃至河东之民,未必能瞒过赵军眼线,如此,民壮之军想要进入函谷都成问题!”
    “更何况。”范睢又看了一眼秦王,见其并未发怒,这才继续说道:“即便是民壮进城,函谷守将又岂敢用之?若是其中有一二百赵国之奸细,则函谷破矣。”
    闻言秦王也是轻叹了口气,显然他也意识到自己是在病急乱投医了,就连发河西民壮的想法都出来了......
    范睢见秦王脸上不决之色仍具,只得再度劝道:“我王,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
&nb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