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615章 千里奔袭分兵中  从长平之战开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传令,兵分三班,轮番进攻,务使轵城时时刻刻处于被攻之中。”看着眼前已经陷入胶着的战斗,王龁果断下达了指令道。
    “是。”身边的传令兵也立即答应道。
    其实从一开始,王龁就知道这场仗并不好打,拖入消耗战也是王龁所意料之中的事情,否则,王龁也不会准备那么多的攻城器械了。
    为的不就是跟赵军拼消耗吗!
    当然,这样的消耗战的前提,还是要赵军的增援不会赶来。
    “传令,命上党境内黑冰台及斥候细作密切关注赵军动向,一旦发现大量赵军动静,务必尽速传递消息。”王龁继续命令道。
    “是。”身边又一名传令兵也立即答应道。
    显然关于赵军的援军,王龁也是非常的忌惮,自然也是有所准备。
    只是,王龁所准备的方向却是出现了偏差。不过这也怪不得王龁,打死他也想不到赵括会有如此大的野心与气魄。
    以十余万大军,千里绕行,还是从秦国的土地穿越而过,这在之前的战例中几乎是从未发生过的。
    即便是白起在长平之战中,也不过是派出了去取两万五千人马绕行故关而已,其行进距离尚不足百里,大部分的路程也都还是在秦军掌控地带以及荒无人烟的地区。
    就算是这样,白起也是慎之又慎。
    在这个稍微出趟远门门都需要“验”、“传”的战国,这样的绕后战术,简直是在送人头。
    一旦被敌军发现,势必陷入到重重的围困之中,甚至都不需要太多的接触战,只需要牢牢困住,不用多久,这只绕后的军队自行就崩溃了。
    好在,秦国极其严苛的户籍制度让赵军的行为稍稍有了些可能。
    因为严苛,所以秦国除非是公派徭役,否则民间的流窜实际上是很少的,这样就导致了在河西和河东这靠近敌国的区域内,很多的山林小路间是荒无人烟的。
    这无疑是赵军绕道最好的保障。
    不过,即便如此,赵军的这一举措也是十分冒险的。也正因为它足够的冒险,才让所有人都意想不到。
    只是,这一路的行军对于主将李牧而言也是一个极其严峻的考验。
    不管怎样,就在轵城之中秦赵两军日夜交战的同时,李牧也终于带着十余万大军跨越了广袤的河东之地,再过去,就是秦国的河西之地了。
    如果说河东之地,赵军还能依靠荒山野岭躲避掉秦军的视线,那么,进入河东之后,再想要隐藏大军,几乎是不可能的了。
    原因很简单,曾经作为秦国的故土,历代的秦王为了东出,在河西之地撒下了太多的种子,可以说,除了咸阳等中央地区之外,河西之地算是秦军布防最为严密的区域了。
    当年的商鞅都没能走出这块区域,更别说如今的赵军了。
    既然暴露已经是不可避免的了,李牧自然也是开始改变战略。更重要的是,按照赵括的安排,度过河东区域之后,也是时候进行分兵了!
    是的,分兵!
    一路向西,佯攻函谷,一路向东,侵占洛城。
    “孙将军,你我就此分道吧。”骑在高头大马之上的李牧对一旁的孙崮将军说道。
    已经是羽林卫将军的孙崮本不该再领兵作战了,只是如今周骐、赵韦等人都不在身边,李牧唯一能用的也就是这位孙将军了。
    当然,实际上,就是遣一员裨将也是能完成此事的。
    毕竟,向西的一路大军只不过是佯攻而已。只要在函谷关前露个脸,甚至不需要等待秦军撤军,大军就可以立即撤退,根本不需要跟秦军纠缠,自然也就没什么危险。
    可以说,只要带队的将领不脑袋发热阵地想要攻下函谷关,几乎就是一趟刷功劳之旅。
    而李牧之所以将这样的一趟任务交给孙崮,除了对孙崮足够的放心之外,也算是对孙崮和一路来引路的补偿和奖励了。
    要不是孙崮的羽林卫一道地开路,即便以李牧之能,也很难将这十余万大军带到秦人眼皮子底下,都不被发现。
    闻言,孙崮当然明白李牧的用意,而他自己也是欣喜若狂。
    哪有将军不爱疆场的啊!
    虽然已经转职到情报工作,孙崮也却是做得不错,但一想到能勒马函谷关前,还是领孙崮心潮澎湃不已。更何况,打秦军!简直就是每个赵国军人所梦寐以求的事情。
    “敢不从命。”孙崮当即领命道。
    “与汝两万精锐骑兵。”李牧再度开口交代道:“入河西之地后,务必行动迅速,四日之间,务必穿插到函谷关下,并保持声势浩大之象,造成我军行将扣关的假象。而后,不管周王畿之秦军是否调回,一旦秦军增兵函谷,便要迅速东撤,回返上党之地。总之一句话,行动要快、要猛烈,来去如风。”
    “是,谨遵将令!”孙崮再度领命道。
    随即,二人便在山中分道扬镳,孙崮带着两万骑兵一路向西,直冲函谷关,而李牧则带着兵马,一路向东,目标直指洛城。
    虽然如今的行军已经不需要再顾忌是否被秦人发现了,但其行军的难度却是丝毫未减。
    其中最重要的、也是最难的,不是行军的路线或是行军粮草的问题,而是时间的配合。
    确切地说,是东西两路军之间的时间配合。
    因为从本质上来说,赵军此去并不是真的要跟秦军决战的,而是要恫吓秦军退军的。
    此时决战,赵军虽然绕后,有一定的地理优势,但轵城之下的地形并无法完成对秦军的包围。
&nb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