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604章 洛城战果传回国  从长平之战开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bsp;   但秦王是何许人等,几乎在一瞬之间就知道王龁是在为他手下的蒙骜揽责任。
    且不说围歼的重点本就是该在多为步兵的魏军身上,就算是王龁临时调离了两万骑兵,蒙骜的手中依旧有着足足五万多大军,面对赵军三两万骑兵,还是有着绝对的优势的,再不济也给拖住才对。
    显然,在最后的对战过程中,蒙骜被廉颇狠狠地压制住了。
    这也才是赵军得以全身而退的最主意的原因。
    不过,仔细看看蒙骜的追击过程,除了在最后的骑兵对战阶段吃了亏之外,其他阶段的选择都表露出他作为一个大将的当断则断,尤其是最后的汲水前的勒马停战,更是将其以大局为重的特制表现得淋漓尽致。
    即便是身在后方,秦王也能感受到下达放弃追击命令时,蒙骜的心中是有多么的不甘与忐忑。
    自然,从王龁的字里行间,秦王也充分地感受到了王龁对这个后起之秀的爱护。
    而这样的一个有着大局观、只是略带青涩的“蒙骜”,也正是如今的秦军乃至秦国朝堂所需要的。
    秦王当然不会怪罪王龁和蒙骜中的任何一个人。
    更何况,赵军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洛城,赵国丢得起,那轵城呢?轵城可以丢,那野王城呢?
    要知道,一旦野王城失陷,自己的秦军就可以从东、南两面对上党地区形成压迫。
    两面受敌之下,赵国要么就要在上党地区投入大量的兵力,要么就要被自己的秦军在零敲碎打中,慢慢蚕食掉。
    五年之前,赵王括费尽了心力拿到的上党地区,也将随着野王城的陷落彻底成为历史的尘埃。
    而如今,王龁已经带着麾下近二十万大军,浩浩荡荡地开向河内郡,开往了轵城。而守卫在轵城之中的,仅仅只有十万兵马不到。其中的主力还是狼狈逃回到河内的洛城的赵军。
    不论从兵力上,还是从士气上,秦军都占据着绝对的优势。
    秦王甚至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要看到王龁将军下一封的军报了。
    这也是此战的第三个目标——重夺河内郡,压制赵国南下之路!
    可以说,直至此时,一切的形势都在朝着自己战前所预想的那般进行着。
    若非考虑到轵城之战还在进行,大军尚未凯旋,秦王甚至恨不能摆出宴席,大宴群臣了。
    与秦王的欣喜相比,同样拿到了战报的赵括就显得要淡定得多了。
    其实,战至此时,一切也都在赵括所预想中的那般进行着。
    洛城之战的失败,早就在赵括的预料之中,而廉颇的全身而退,却本该让赵括欣喜不已的。
    毕竟在赵括原本的预想之中,赵军想要从汲水南岸逃脱,至少也要付出一到两万的损失,却不想廉颇将军硬生生地用自己的战场能力,将这个数字降低到了不足千人。
    这的确是件可喜的事情。
    但赵括却并没有因此而开心。
    原因嘛,也很简单,洛城之战的重点,在韩王决议与秦国会盟的那一刻起,就不再是洛城周边了。
    想要打赢这场战斗,唯一的关键,就在于李牧!想要翻盘,必须也只能是看李牧绕后的十五万大军。
    轵城之中,虽然已经聚集了足足一十二万兵马,可终究久守必失。面对秦军势必强烈无比的进攻,能坚持一两个月,或许就是轵城的极限了。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即便是廉颇,在这样硬碰硬的战斗中,也无力挽回硬实力上的差距。
    实际上,若是逼得骑兵放弃战马而守城,赵国便已经是亏了,若是损失过大,即便最后胜了,赵国赚的也很有限。
    而想要避免骑兵守城之举,十三天或许就是极限了。
    换言之,李牧所率大军必须在秦军发起进攻的十三天之内,赶到既定的位置。
    只可惜......

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