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61章烧粮害民可为否  从长平之战开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长平之战,我军兵力、战力、时机皆不如秦,只要拿下周王畿,强弱之势便可易主也。此战虽非最后一战,其重要性却更胜于最后一战。”田单也当即反驳道。

    听着二人的争辩,赵括也是有些头大。

    按照他内心的想法,身为二十一世纪的他显然是不想做这个烧粮害民的人的,毕竟都是华夏儿女,谁愿意看到那饿殍遍野、千里无人烟的场景。

    可是,正如田单所言,此战太过重要。

    如果把秦国和赵国的国运看成是一条函数曲线的话,如今的洛城之战显然就是其中的一个驻点。

    但这个驻点到底能不能成为一个拐点,两方势力却还在纠缠之中,任何一方哪怕稍稍泄了一丝的气力,这条曲线恐怕就会被彻底拉走。

    而想要再迎来这样的一个驻点,就不知还要等待多少的春秋岁月了。

    显然,赵括虽然给赵国带来的诸多的改变,但在不知不觉中,赵括自己也在被这个时代所改变着。而如今,赵括的内心实际上已经有些向着有利于战事的方向倾斜了。

    正在此时,赵括却是看到了坐在平原君右侧,一直没有开口的礼部侍郎虞卿。

    鬼使神差的,赵括居然想听听他的意见,毕竟在历史上,此人也是留下过墨点之人,虽然被同时代的秦国大能们的光芒給掩盖了过去,但能名留青史之人,当然不会是泛泛之辈。

    “两位爱卿。”赵括随即出言阻止了平原君和田单的论战,道:“两位爱卿之意,寡人已经知晓,不过,两位讨论之前,寡人还想听听虞卿的想法。如何?”

    听得赵括的话语,两人随即相视一眼,双双抱拳道:“是。”

    紧接着,三人的目光齐齐投降了陪坐末席的虞卿。

    面对三巨头的凝视,虞卿倒也不慌,毕竟也是“老臣”了。

    微微拱手之后,虞卿随即便答道:“多谢我王。微臣以为,平原君和田单将军,都是为了我赵国百年之计,所论之言也都有道理。”

    一句话,看似是两不得罪的废话,但众人却是从中听出了不同的意味。

    没错,就是对两人的称呼,平原君和田单将军,一为君,一为将军,一文一武。简简单单的称呼,却是直指了两人矛盾的根本原因——这是文臣和武将的理念的分歧。

    既然已经找到了分歧的原因,自然也该有解决该问题的办法。

    自然几人对虞卿接下来的话就更感兴趣了。

    随即,虞卿便开始述说起他的想法来:“微臣短视,又有些妇人之仁,既不愿看到暴秦占据上风,也不想看到百姓饿殍遍野、露骨道边。”

    显然,虞卿还在继续铺垫,以极低的姿态为自己叠甲。

    平原君,您自然是对的,我知道,但我有些短视,所以我很不想让秦国占周王畿。这,您能理解,对吧?

    田将军,您当然也是对的,我也知道,但我有些妇人之仁,见不得百姓受苦,更不忍自己成了刽子手。这,您应该也能理解,对吧?

    短短一句话,瞬间将两方都安抚到位,接下来他不论说什么,都是对自己“短视”和“妇人之仁”的诠释,人家都已经提前道歉了,你还能再批评不成?

    上首的赵括听着虞卿的两句话,顿时对这个历史上一笔带过的人物有了全新的认识,当即一个念头便出现在了赵括的脑海之中——礼部的尚书,好像还空着呢?当了五年的侍郎,也该升一升了,否则年轻人会失去干劲儿的。

    就在赵括心中yy之时,虞卿的话语再度响起。

    “微臣就在想啊!能不能既把秦军的粮食抢了,又让百姓有粮食吃,哪怕是少点?”虞卿接着说道。

    “怎么可能?”田单随即摇头道:“且不说我军若是抢粮,与“结硬寨,打呆仗”的宗旨相违背,即便是我军真的夺了粮草,若是再发给百姓,秦人可不会管百姓的死活,恐怕要不了两日,好不容易夺来的粮食就会回到秦军的手中。”

    话音落,一旁持不同观念的平原君也点起了头,显然对于秦军的残暴,所有人都是心知肚明的。

    能有刚刚如此精彩发言的虞卿,自然也不会是只有这样的水平。

    接着田单的话语,虞卿随即便接着肯定田单的话语说道:“是极是极,若是百姓还在秦军手中,我军也根本无法给百姓发粮啊!”

    一句明显的废话之后,虞卿终于说出了他的意图:“既然粮食发不出去,那就让百姓们过来嘛!”

    话音落,众人顿时明白了过来。

    “你是说,让军营接纳,哦,不,军营接纳不了那么多的灾民。上党郡?”平原君恍然大悟地说道:“让上党郡接纳流民?”

    “上党郡能接纳这么多的流民吗?”田单有些不确定地皱眉。

    “当然不行。”平原君当即摆摆手道:“周王畿之百姓,少说也有五六十万,即便只有一半走到上党,也快接近二三十万百姓了,这几乎是上党郡内百姓的一半了。骤然多出这许多的人口,不说别的,不动用军粮的情况下,即便打开去年刚刚设立的常平仓,恐怕也坚持不了十天半月。”

    作为首辅,又是总管大军后勤的平原君自然是最清楚前线的情况,虞卿的建议或许是个好建议,但无奈,赵国的国力还是太单薄了些。

    如果再给赵国哪怕三两年的时间,多建四五个常平仓,别说区区二三十万人,就算是五六十万人全都来了,都不是问题。

    平原君的话音落下,虞卿和田单的脸上明显有些落寞。

    果然,即便是田单,也并不愿意做那烧粮害民之事。

    “能否在路上设卡,只让少量人员过去?”田单有些不甘心地问道。

    这显然是不行的,所谓不患寡而患不均,若是自己到不了,这不关赵国的事情,可到了不让进,这就涉及到一个公平的问题,搞不好会出大事情的。

    更要命的是,若是造成了骨肉隔离,恐怕即便进了赵国的,也对赵国不会有任何的感激之情,甚至是养虎遗患了。

    田单将军显然也是有些急中出错了。

    只是,不待平原君反驳,赵括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