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三十九章天寒难锁新春意,炉暖宜烹白玉丸  大唐:开局把李世民当亲爹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   天外来客!

    果然是天外来客!

    李世民万万没有想到,东海岸的渔民,竟然猜测的是真的。

    激动不已的李世民,怀揣砰砰砰直跳的小心脏。

    赶紧离开了东宫。

    “观音婢啊,观音婢······”

    李世民步履匆匆的踏足立政殿,那副满头大汗的模样,惹得长孙皇后甚是诧异。

    “二郎,发生何事?你怎么满头都是汗水?”

    长孙皇后掏出手帕,仔细的为李世民擦拭额头的汗珠。

    “观音婢,刚刚朕,去了一趟东宫,悄悄的去的······”

    李世民将自己刚刚偷偷听到的那些话,尽数讲给了自己最心爱的女人。

    “看来,还真是天外来客。”

    “如此,也就不难解释,根儿为何会有这么多奇巧技艺了。”

    “二郎,臣妾以为,根儿,必定是被天外来客给看重,所以让其来造福大唐,护佑大唐的。”

    不得不说,长孙皇后的分析,和李世民不谋而合,也让李世民开心的合不拢嘴。

    “观音婢所言甚有道理,以后此事某要再提了,天机不可泄露啊。”

    “轻则危及个人性命,重则,则毁灭整个王朝。”

    李世民将李淳风的话,原封不动的搬运了过来。

    惹得长孙皇后,立即捂住了嘴巴。

    “好,不说了,以后不说了。”

    “二郎,既然太子如此放心,让吉祥茹怡和长安同行,臣妾,也想跟着去看一看呢。”

    “啊···这···”

    李世民何尝不想,也去那片神奇之地看一看。

    带几车琉璃球,换来数不尽的黄金,岂不是美哉,而且成就感爆棚。

    “观音婢,既然如此,朕陪你一起去,也算是为兄长他们送行。”

    李世民的话,让长孙皇后笑颜如花。

    当日午膳时分,李世民将自己和长孙皇后,意欲随青雀一同前往那片神奇土地的事情,告诉了李根。

    李根头摇晃的跟拨浪鼓似的。

    “父皇,母后,不是儿臣不让你们去,眼下这个季节,属实对父皇和母后的龙体和凤体不利。”

    “如今,冬季尚未过去,海上风大浪大,更是湿气重,而且旅途漫长,至少要四十日之久。”

    “若是父皇和母后,在宝船上龙体和凤体欠安,那可就不妙了。”

    “父皇,母后,以后有的是机会,待李淳风彻底将航线开辟好之后,再去也不迟。”

    李世民和长孙皇后闻言,只能无奈的点点头。

    第二日,早朝期间。

    传信兵带着书信,来到显德殿外。

    禁卫军,将书信呈上。

    李根打开一看,微笑着交给了宰相马周。

    “众卿,东海岸,天降祥瑞,貌似一艘巨大的宝船,此乃大吉之兆也。”

    马周接过书信一看,听闻太子殿下的话,立即心领神会。

    将书信内容,略做改动。

    然后读过群臣来听。

    “恭喜殿下,贺喜殿下。”

    “天降祥瑞,天佑大唐。”

    显德殿的声音,余音绕梁,也让李根脸上笑的非常灿烂。

    有此一事,以后,再有任何稀奇古怪之物,都可以用天降祥瑞来掩饰了。

    省去自己诸多口水不说,问题是,有些事情,真的无法解释。

    即便是自己坦言相告,也不会有人相信这是真的。

    上元节,乃是大唐最为重要的三元节之第一节。

    正月十五为上元,七月十五为中元,十月十五为下元。

    这一日,李世民和长孙皇后身穿龙袍和凤袍,带领太子和太子妃。

    率领文武百官,参加盛大的祭祀活动。

    上元节乃是祈福之节。

    大唐各地,处处锣鼓震天。

    晚上的时候,百姓们则会将自己的心愿,写在河灯之上,然会放逐河流之中。

    因此,民间也会灯节的说发,以至于,后来更是变成了元宵佳节。

    有诗为证:

    处处城乡庆上元,

    烟花灯火表心欢。

    天寒难锁新春意,

    炉暖宜烹白玉丸。

    这里的白玉丸,其实就是最古老的元宵。

    这一夜的长安城,特别的美丽。

    处处火树银花,烟花绽放。

    李根和太子妃,带着五个孩子,一起在朱雀门欣赏了烟花,方才返回东宫。

    对于五个孩子的这次远行,李根自然是特意而为之的。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