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68章 行军艰难惹误会  从长平之战开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哒哒的马蹄已经开始加速,一场杀戮已经近在眼前!
    与旷原上的策马奔腾不同,远在数百里开外的山林之中,燕国的大军却是抱怨不断——山路真的太难走了!
    深知兵贵神速的燕国将军卿秦,已经想尽办法提高进军的速度了。
    可惜他却是忘记了,给他的大军之中,有一多半是刚刚放下锄头的农民,如此高强度的行军,显然并非他们所长,尽管他们也很能吃苦。
    尤其,为了隐蔽自己的意图,卿秦还尽挑着像现在这样艰涩困难的山路走,没有集体协作概念的众多新兵们,只能用一股子意志死撑,显然不多时便已经到了极限。
    掉队从两日前便已经开始,而且正朝着愈演愈烈的方向发展!
    于是,行军放缓几乎是必然的了。
    眼看着本计划今夜就该到达的阏与城,却还剩下近两日多的路程,卿秦看着已经气喘吁吁的众军士,心中也是颇为的无可奈何。
    扎营,是唯一的办法!再继续前进,只会让掉队的人越来越多,恐怕到不了阏与城,自己的六万大军就得解散一半。
    无可奈何的卿秦只能希望那边的赵军能够慢一些发现自己隐蔽的行军,赵括能够晚一些回师阏与城!
    他却不知道的是,赵括,也是这么想的!
    你慢些走!
    当然,相较于燕王所在的主力大军,卿秦的速度已经算是快的了。
    一贯养尊处优的燕王和相国栗腹等一批燕国的重臣们,哪里受过行军这样的苦。
    进入赵国边境之后,行军的速度明显提升,即便是坐在车架之中,在这样的速度和路况下,也很难不颠簸。这一颠,着实让众人架子都给颠散架了。
    好在的是,卿秦临去之前,也反复交代过“兵贵神速”的重要性,这才稍稍地将众人给管住了几日。而栗腹也算是明白此战的重要性,咬着牙就一直没喊过累,更是把一众喊累的大臣们给收拾了一顿。
    但问题是,他不喊总有人喊,总有他收拾不了的人会喊啊!
    没错,就在行军还不过三分之一之时,燕王便已经大呼受不了了!
    当热,身为王上,当以身作则,说自己受不了那是不可能的。而燕王显然也是知道的,所以给出的理由也很冠冕堂皇:“以此疲军而攻之安逸之师,非智者所谓也。当暂缓进军,令众军得以修整,好以全胜之力而破敌也!”
    就这样,在这样看似为了众军、为了战事着想的王命之下,燕军主力开始减速,甚至到了最后,一日不过行进十数里,简直就离谱!
    稍稍有些经验的燕国军士,此时想的已经不再是要如何建功立业,而是要如何在接下来的战斗中保存好自己的性命了。
    就在这样的行军,能打赢战争才有怪事呢!
    这样的行军,就连在邯郸城中,一直备战中的平原君都感觉到诧异。想来安平城到邯郸城,不过三五日的路程,怎样燕军也该兵临城下了才对啊?!
    难道燕军另有所图?!
    惊疑不定的平原君赶紧撒出了斥候,对燕军的行军进行了摸排。
    很快,斥候发回了最新的情况:狡猾的燕军果然另有阴谋,在安平城外,燕军就分兵了!
    数万燕军“精锐”在将军卿秦的带领下,直插代北而去,另外十万大军则是洋洋洒洒地在燕王和国相栗腹的率领下往邯郸而来。
    虽然说往邯郸而来的兵力不多,可平原君却知道,有时候兵力的多寡并不代表战力的强弱。
    而两只大军,孰强孰弱,在平原君看来已经是显而易见的了。
    原因很简单,卿秦已经算是此次出征中的燕军中最能打的将军了,而燕王也好、国相栗腹也罢,一天军营都没有待过,哪里会将兵?
    再加上往邯郸而来的这十万大军磨磨蹭蹭的样子,平原君很确定:燕军真正的主力不是往邯郸而来的燕王所部,而是往代北而去的卿秦所部!
    换言之,燕军围攻邯郸是假,重军挺进代北,埋伏上将军才是真!
    于是,一个美丽的误会便在平原君的臆测之中产生了!
    而所谓的“危急”也随之到来,赵王派出平阳君就是要召回上将军,一旦上将军率军而归,岂不正中燕军的埋伏?!
    这可真是要了老命了!
    想明白这点的平原君,恨不能立即就飞到代地而去,告诉上将军别回来,有埋伏!
    可是,可能吗?显然是不可能的!
    那么率军去营救上将军?更是想都别想!燕国十万大军即将抵达,这时候你不想着调兵来援,还想着派军远去,不论是朝中大臣还是王上都不会答应!
    平原君知道,即便是自己将所有的证据摆在了众人的面前,一五一十地将自己的判断和盘托出,赵王也不会同意自己率军北上的想法。
    平原君甚至都能想象得到赵王以及楼昌大夫等人的嘴脸:
    什么?燕军要埋伏上将军?!
    那可真是太好了,双喜临门啊!
    哦不,我的意思是,以上将军之能,定能化险为夷,我们还是守好邯郸,静观其变就是!
    嗯,就是这样!你不相信上将军吗?!
    也正因为平原君已经想到了赵王等人可能的嘴脸,在有了这个判断之后,平原君却是除了蔺上卿之外谁也没说。
    也是在见过了蔺上卿的当日,赵府之内又迎来了一个不速之客。
    而短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