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七三章 高楼与修历的设想  大明1805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过年前的除夕日,再单列出来一天,这一天就叫除夕日,可以在皇历上标为第四十一旬。
    “这样三十六旬的三百六十天,加上四个季节日,一个除夕日,正好三百六十五天。
    “每两个季节之间都隔开一天,每两年之间再额外隔开一天。
    “然后每四年设置一个闰年,两个闰年之间再额外隔开一天,闰年全年三百六十六天。
    “再每过一百二十八年,这个本来应该是闰年的年份单独不闰。
    “再每过八万六千四百年,这个不闰的闰年再闰一次。
    “这个闰年方案,是按照钦天监的最新的观测核算成果配置的。
    “比西历的四年一闰,百年不闰,四百年再闰的方案要更准确和简便。
    “循环八万六千四百年的误差,才相当于他们四百年的误差。
    “八万年这么漫长的时间里面,相差一天的事件,我们已经可以直接把它忽略了。
    “然后,所有的年份和旬以及日的序号,都不再使用天干地支循环。
    “直接用具体的数字来标注,方便普通人说明和计算。
    “纪年数字,可以从秦皇扫六合,再次一统天下的那一年开始。
    “这个日期,是神州历史上最为重要,同时也已经能够精确到日的历史事件。
    “用这一年作为皇历元年,或者公历元年、公元元年。
    “这一年以前的年份,称皇帝前多少年,或者公元前多少年,类似西历的划分方法。
    “只不过我们这个皇历元年和公元元年的是真的可以精准到年和天的。
    “西历那个耶稣诞辰其实是牵强附会的……
    “这样折算起来,今年就是皇帝历二零三六年,或者说公历二零三六年。
    “同时,再以公历重新修订史教学用的,以公历的数字编号来标注主要历史事件的事件。
    “方便学生直观的了解某些时代的时间长短,感受某两个事件之间的差了多少年。
    “以后朝廷的公务和工厂的产品生产日期,以某某年某某旬某日来标注日期。
    “至于太阴历,就以月为历法的核心。
    “平时就用一个三十天的大月,间隔一个二十九天的小月的方案,不断地循环滚动向前。
    “定期加大月来补齐误差。
    “例如,每过六十四个月加一个大月,每过三千零七十二个月再次不加这个大月。
    “这样循环下去的话,再下一次额外校正应该是十八万个月以后了,同样也可以忽略了。
    “具体什么比例能够尽可能稳定且固定,就交给钦天监去测算和确定看。
    “最后是新年,以太阳历新年后的第一个初一为太阴历新年。
    “如果一个太阳历全年之中,出现了十三个太阴历初一,那这一年就是十三个月。
    “否则这一年就是十二个月。
    “所有月份和日期,同样全部使用数字编号,也不再使用天干地支法来标注。
    “因为太阳历没有月,所以只要提到月就肯定是说太阴历。
    “纪年同样使用皇帝历或者公历的数字。
    “朝廷相关衙门可以继续按时出皇历,但是同时也公布这个大致的排布规则。
    “让识文断字的百姓都能自己简单计算。”
    朱仲梁听完之后沉思了好一会儿,才慢慢理解了朱靖垣的真正目的:
    “所以,你这不是单纯的调整历法,而是完全推倒出来了……
    “关键是,你甚至还要改令时,改元日的时间。
    “你要用太阳历来定官方的岁首,这个太阳历还不再使用月份……
    “这是从汉武帝以来,一千九百年来都从未有过的事情。
    “西夷用太阳历为主,但是也要分月份的啊。
    “相比迁都、建楼,你这才是真正的冒天下之大不韪啊!
    “就算是朝廷上的臣子们愿意配合,在民间也未必能够真正推广落实下去!
    “这件事情的影响就太过深远了……”
    朱靖垣也知道这件事情影响重大。
    改元旦的时间,这是超越了王朝周期的神州传统中的传统。
    在原有的历史上,自从汉武帝颁布《太初历》,把岁首从秦代的十月改成正月,直到辛亥革命之前,神州本土的新年都称为元旦或者元日,也一直都是农历的正月初一,一直都没有实质上的变更过。
    孙中山决定改用西历的时候,试图把元旦从传统农历的正月初一,改成西历一月一日。
    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最终也只是把名字给改了。
    西历新年叫元旦了,农历新年叫春节了。
    而神州人民实际上仍然用传统的农历新年作为正式的新年。
    现在朱靖垣要把新年改到立春。
    关键是,要用太阳历为主来纪年,不再以农历的正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