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零六章 善战者无赫赫之功  大明1805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sp;   就算是本来就有钱,已经有了的类似款飞机的,也完全不会拒绝再多一架啊。
    这种活动本来就是刚刚开始形成圈子,各种规则和流程都还很不规范。
    大明航空这边是飞机制造厂,有现成的场地,稍微画几条标线出来就能开始。
    准备活动总共就用了三天。
    第四天的上午,苏州、杭州、南通三府的飞行爱好者圈子内的知名人物,带着自己心爱的小飞来到了大明航空公司的工厂。
    朱靖垣直接换了便服,去现场跟这些飞行圈的大手子们聊了聊,也看了看他们的飞机。
    这次比赛总共邀请了五十六个人,松江和苏州略多一些,南通的略少一些。
    大部分都是二十到三十多岁的年轻人,这些人看上去就知道大部分是富贵子弟,资料上也显示有十几个都是贵族家庭,其他的大部分是富商家庭。
    少部分是三十多四十多岁的中年人,这些人则透着很明显的“精英”气场,他们都是各种商行和工厂的掌柜和管事,以及少部分小商人。
    最后甚至还有八个来自朝廷的官吏,以及总共六个不同出身的女性。
    他们带来的飞机,大部分也不是最小型的,不是那种只有几十到一百公斤的超轻型飞机。
    最多的还是朱靖垣规划的小型通用飞机的规格。
    翼展八九米,长度七八米,单发螺旋桨。
    大部分都有不同程度的改装,主要方向都是为了减重。
    私人改装的飞机不允许上航线飞行,但是允许在特定范围内使用。
    比如各种飞行表演和比赛上,都有可能允许改装飞机参加。
    特别是这种短距离起降比赛,原型机参加基本不可能获胜的。
    绝大部分也都是后三点起落架,也就是两个轮子在前面,一个轮子在后面的设计,现在的军用单发小型战斗机基本都是这种模式。
    只有极少数是反过来的前三点起落架,那是大型运输机和轰炸机才会用的设计。
    比赛开始之后,朱靖垣在非常近距离的看台上,看着一架架样式各异的飞机,依次到指定的红线前面准备起飞。
    不同的机型很快就出现了明显的差异。
    那些最小的超轻型飞机,在短距起降是好似乎不占优势。
    他们太轻、太小了,发动机和机翼能够提供的升力,不足以让他们迅速升空。
    前三点起落架似乎也不占优势。
    因为后三点起落架,可以先前轮刹车,发动机启动往后吹,把尾翼先吹起来。
    在正式起步之前,后轮就已经先离地了。
    裁判挥动启动旗帜示意之后,他才会松开刹车向前冲。
    这跟航母上先卡住飞机轮胎,让发动机满速之后再松开的弹射起步非常类似。
    只是这种比赛当然不会提供卡住轮胎的止动卡扣。
    飞行员只能自己踩着刹车,还要消息控制发动机的油门。
    因为后轮离地之后,那就只有两个平行的轮胎支撑了,这种飞机的重心就在两个轮胎上方,整个机身这时候就像是一个跷跷板。
    飞行员要控制这个跷跷板的平衡。
    发动机的油门一旦给大了,机身就可能向前翻过去,被称之为“拿大顶”。
    这种事故在民间比赛中实际上是经常出现的。
    所以民间现在已经形成了约定俗称的规矩,每个人只有三次机会,取最佳成绩来对比,全部拿大顶那就没有成绩,直接出局。
    目前的比赛虽然是以起降距离为主,但通常还会将起飞用时作为参考。
    如果两人的起飞距离非常接近,那谁起步快,滑行的时间短,就会获得最终胜利。
    保持平衡不只是起步的时候,降落的时候同样的重要。
    降落的时候想要滑行的距离短,同样要使用刹车来减速。
    刹车力度大了,前三点起落架的飞机同样容易翻过去。
    其实航母上也经常出这种事故。
    虽然有这样的问题,但是参加比赛的飞机,最多的还是这种设计的飞机。
    这种起降都不稳定的设计,恰好是最适合这种比赛的,也是最适合目前的单发战斗机的。
    比赛的过程中,这种飞机大部分刹车抬尾弹射起步,有的会滑行十几米直接飘起来,有的会前轮起步的同时,后轮再砸地回弹。
    朱靖垣也看不出来那种方式更有优势,但是看的是很热闹的。
    那些玩飞机的人搞出来的各种动作,不断的在现场观众中引起阵阵的惊呼声。
    降落的时候,不同的飞机也有不同的策略。
    不过很多都歪着机身飘进来的。
    朱靖垣看的时候就考虑,可能是歪着进场能将前冲的力量分解,增加向前翻过去的阻力,降低拿大顶的概率。
    然后就可以用更大力度的刹车,进而用更短的距离停下来。
    但是很显然,这种操作这对脑子和四肢的协调性的要求高到了什么程度。
    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