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十四章 大唐之福  盛唐大公主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如今家里小子都五岁了。”队长恭敬的回答道。

    李月辰点点头,对方在这里当兵,家里已经有了老婆孩子,终归还是有牵挂的。

    看来不管哪个时代,军人都不容易啊!

    想到这里,她笑了笑:“你们金吾卫也不容易啊……”

    队长脸上的表情有点尴尬:“殿下,我等……并非金吾卫,而是监门卫。”

    “哎?”李月辰微微一愣,好像有点没反应过来。

    小时候听过福来说过一次金吾卫,所以李月辰一直都以为负责保护她的是金吾卫,结果今天怎么跑出一个监门卫来?

    演示起脸上的尴尬,李月辰看似随意的问道:“监门卫和金吾卫……可有不同?”

    对方点点头,快速的大概解释了一下。

    听完之后,李月辰点点头,原来自己一直搞错了。

    她以前一直认为皇帝身边的是千牛卫,其他的是金吾卫,通过这队长的解释才知道,原来负责保护皇城的总共有十六卫。

    因为他们部队驻扎长安城外南边,所以又称之为南衙十六卫。

    金吾卫自然也是其中之一,不过这十六卫之中,有四卫是不一样的。

    左右监门和左右千牛,总共四卫,他们不是府兵,而是吃皇粮有工资拿的职业军人。

    听着他的科普,李月辰才彻底明白过来,以前一直以来是她搞错了。

    其他几卫分别保护整个都城,而他们监门卫,则只负责皇城的安保。

    负责保护皇帝的是千牛卫,皇帝的贴身保镖叫做千牛备身,一般都由宰相级别高官的儿子来担任,还必须是嫡子,不能是庶子。

    千牛备身会随身携带两把刀,一把是自己用来保护皇帝的,另一把就是皇帝的御刀。

    如果皇帝要下达什么特殊命令或者想要亲自砍人的时候,这把御刀就派上用场了。

    说起这个刀,李月辰就有个想要吐槽的地方。

    以前在网上说那种长得像武士刀的笔直唐刀就是唐朝时期的制式武器。

    但是来到唐朝这么久了,也没见过那玩意儿。

    这些金……监门卫身上带着的横刀确实是直的,但这个时代好像刀镡和刀镞都还没出现。

    所以一般都是连刀柄一起放在刀鞘里面的,刀柄后面有个圆环,比刀鞘的口要大,能正好卡住防止整个刀都进入刀鞘之内。

    这么做有个好处就是骑马或者奔跑的时候能防止刀掉出来,只不过拔刀的时候可能会略微麻烦一点。

    等等!

    李月辰感觉自己抓住了盲点!现在还没出现,老娘可以让它出现啊!

    自己现在就是习武之人,发明个这玩意儿很正常吧?

    甚至如果能装备到军队,提升了军队的战斗力,肯定能让李治夫妻俩开心。

    他们两个一开心,自己就开心了!

    完美!

    想到这里,李月辰感觉心情一下子又变好了不少,忍不住靠在马车的门框上轻轻哼起歌来。

    倒是旁边的队长提醒了一句:“殿下还是往里一些的好,当心跌落下去。”

    “无碍,这点速度,摔不死人的!”李月辰毫不在意的摆了摆手。

    旁边的队长咳嗽了一句,差点把自己给呛着。

    这殿下心还真够大的,这是能不能摔死的问题吗?哪怕轻轻摔一下我都担待不起啊!

    无奈之下,只能分出一部分注意力在李月辰那边,以防她突然滑落下去,驾车的速度也略微更慢了一些。

    ……

    大概一个时辰之后,来到了洛阳城外的一处村子之内。

    这里的村民看到一群全副武装的士兵冲进来,都习惯性的后退几步,脸上倒是没有太多害怕的神色。

    路上就听福来说这里属于皇室庄田,想来他们应该也见惯了士兵。

    马车缓缓停下,李月辰从车架上跳下来,福来和小荷也紧跟着下来。

    一名满头白发,穿着粗布麻衣的老者过来就要行礼:“小老见过……”

    “免了!”李月辰抬了抬手,“忙你们自己的事就好。”

    老者微微行礼告退。

    福来带着李月辰往村庄后面走,还没完全走过去,就已经闻到了一股生化武器的味道。

    干呕了两下之后,还是忍着味道继续往前走了。

    村庄后面,一个看起来由稀泥覆盖的圆锥形土堆正在散发出一股足以让大多数生物退避三舍的味道。

    李月辰让人拿来锄头,憋着气将表面的稀泥翻开,略微翻动了几下之后点点头,看起来还算不错。

    离开后山之后,李月辰对福来摆了摆手:“找些容器带回去吧。”

    “喏!”

    这肥料跟李月辰的记忆中倒是差不多了,至于具体行不行,还需要等实验过后才能知道。

    回去只管将肥料弄进土里就好了,至于种植,到时候让户部派人来帮忙种上就行了。

    关于种植的作物,比起麦,李月辰更想种稻。

    毕竟沿着一条洛水,自己这个小花园应该能够养得起。

    只要实验成功,就可以根据各地的不同,来种植不同的作物了。

    这个年代不求什么亩产千斤,只要能保证最低亩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