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两百十八章 凶刃  争魏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千军万马涌向榆中城。

    声势震天。

    榆中城北、西、南三面如同沸腾一般。

    无数奴隶疯狂举着长梯冲向城墙。

    很多人冲到半途就被箭雨射成刺猬,或者被h石砸成一滩血泥。

    但这丝毫不能减弱他们的热情。

    或者说是疯狂。

    西海胡人为杀戮而疯狂。

    在杨峥各种措施的激励下,被压抑的凶性彻底释放,三番五次杀上城墙。

    身披数十创兀自不倒,狞笑着用尽最后的力气,也要把刀锋送进守军的胸膛。

    有人拖着肠子,依旧向前挺进,

    只不过城墙上的守军也分外英勇,尤其是一队黑褐色的甲士,提着刀盾,哪里形势危急,他们就出现在哪里。

    为首一将正是邓忠,手持两把环首刀,在人群中跳跃劈砍,身前倒下一片。

    “城破之后,先登者为都尉,破城将士,奴隶转为待归,赏赐牧场、田宅!阵亡者,其兄弟子嗣脱离奴隶籍,入待归籍。”宣义郎在奴隶阵列中反复呼喊。

    奴隶们瞬间双眼血红。

    很多人原本就是脑袋别在裤腰带上的强人,从西域杀到西海,从西海杀到西平,嗜血的**从未减退,只不过在杨峥铁血手腕下,才不得不蛰伏,披上羊皮啃草。

    几十年后的羯族,其实也是从西域迁徙至并州的。

    与西海胡人同出一脉。

    当然,汉人的武勇不弱于他们。

    只是,经过魏晋纸醉金迷的虚假繁荣之后,上层已然腐朽。

    一头头懦弱的绵羊窃据高位,对内凶残,对外怯懦,将大好河山一口一口喂给周边禽兽。

    杨峥在临时搭建的木台上,整个战场尽收眼底,杜预随侍在身边,脸上的表情也在不断变化,时而惊讶,时而震撼,时而喃喃自语。

    人群浩浩荡荡,无边无际。

    奴隶军疯狂的前赴后继。

    一万精锐步骑提刀挽弓督战在后。

    怯战逃跑之人转眼被轻骑追上,轻松割下人头。

    黄昏降临,城池已是摇摇欲坠。

    “邓艾不可死在我军手中!”站了好几个时辰的杜预,嗓子有些干涩。

    杨峥不禁苦笑,这都快成了邓艾的免死金牌。

    不过雍凉形势正是如此,既要打,也不能彻底撕破脸皮。

    邓艾就是司马懿的脸皮。

    杨峥点头道:“鸣金收兵。”

    这座城守不守的下去,已经非常明显了。

    撤回来的奴隶们仍处于亢奋状态,杨峥将允吾城的牲畜分发下去,奴隶们的旺盛精力这才缓缓消沉。

    杨峥不敢大意,收回奴隶们的兵器,严加看管,分一万步骑为三队,轮流巡逻,提防奴隶们暴动。

    半夜的时候,城中一阵嘈杂,人喊马嘶的,还隐隐有哭声传来。

    杨峥以为邓艾军准备夜袭,下令全军防备。

    不料城门打开,一众青壮跪行出城,匍匐在护城河边,

    几十个白发老者颤巍巍的站在尸堆之上,身旁的断刀断矛,凌乱的指向夜空。

    夜空中正星汉灿烂,分外美好,与这人间的惨烈杀戮格格不入。

    “榆中父老绝无抵抗将军之心,全是邓艾父子逼迫为之,望杨将军怜悯满城百姓。”

    原来是投降,但这并不像邓艾的风格。

    龚飞稚领着几骑策马飞奔上前,厉声喝问:“邓艾父子何在?”

    “邓艾有伤在身,邓忠情知不能抵挡将军虎威,弃城而去!”

    龚飞稚马鞭虚抽三下,发出凌厉的尖啸,“走了多久?”

    “攻城结束之后,邓艾父子四千余人,便匆匆离去。”白发老者们异常惶恐。

    邓艾可以跑,他们却跑不了。

    城门前的动静,让奴隶们又躁动起来。

    他们渴望破城,是渴望破城之后,尽情发泄。

    这几乎也是西北由来已久的传统。

    杜预眉头悄悄蹙起。

    相处了这么久,杨峥当然知道他的心思,“元凯可带三千亲卫营将士入城,维持秩序,不过也要提防敌人是诈降。”

    “多谢将军!”杜预眉间的忧虑尽去,带着三千甲士低调入城。

    杨峥也松了一口气,万一邓艾父子继续死磕,明日城破之时,满城百姓也会引来一场劫难。

    此刻的杨峥已经完成原始积累阶段。

    到了立牌坊的时刻。

    名声,有时候也是一种力量。

    在亲卫营的镇压下,奴隶们的躁动最终也平静下来。

    杨峥甲不离身彻夜不眠,防备一切可能的突发状况。

    榆中城也灯火通明,一开始有惨叫和哭泣之声传来,后来逐渐安稳,再后来是一片感恩戴德的欢呼声。

    直到天明,一车车新鲜出炉麦饼肉汤烈酒送到军前,分发进军中,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