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百六十章 合力  争魏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西套屠灭鹿结部,被吓到的不止是河西诸部。

    武威的士家豪强也被深深被震慑到了。

    但另一方面,杨峥的强势与铁血也证明他有能力角逐雍凉。

    几百年来,士家豪强最擅长的便是站队。

    所谓忠义,不过是拿出来装点门面的。

    荀或忠于汉室,但荀家却先后投奔曹魏、司马晋,成为魏晋时最鼎盛的门阀。

    在杨峥看来,世家门阀如同藤蔓,你强大了,永远不缺依附者。

    皇甫氏倒向杨峥之后,安定张氏、伍氏,陇西李氏、武威贾氏、廖氏、索氏等等全都在向杨峥妥协。

    是时候开始科举了。

    杨峥望着日渐繁荣的姑臧城喃喃自语。

    战争的伤痕彷佛已经被愈合。

    百姓恢复以往安定的生活。

    南来北往东去西归的商贾渐渐增多。

    对杨峥最支持的,除了西平军民,就是这些商人了。

    杨峥的刀推进到哪里,他们的身影就出现在哪里。

    整个河西,不,是整个北方,杨峥的商税最低,而且还有安全保障。

    只要进入杨峥治下,就不会有层出不穷的马匪山贼,也不会有随意拦路设卡的军士,更不会有地方官府随意找个借口就抽走一半商品。

    西平的盐、皮货、牲畜都是紧俏货物,又横亘在蜀国、中原之间,蜀国的锦帛织品、漆器、竹器,魏国的青釉瓷器、陶器都要经过河西进入西域。

    经济的核心就在于流通。

    杨峥北上河西,带来的不是死亡,而是更加的繁荣,凉州士族豪强都分到了一杯羹。

    利益捆绑才是最直接最有效的结盟手段。

    盛夏来临之时,杨峥颁布政令,让各郡、各县推举贤才。

    西平发展成现在的规模,青营明显跟不上了。

    十五六岁的孩子当县令本身就是一场灾难。

    而退役士卒很多都是目不识丁之人,杨峥相信他们的忠诚,但把他们放在那个位子上,不仅害了他们,也害了地方百姓。

    现在的处在崛起的关键时候,缺少的正是地方文治人才。

    这也一直是西平的短板所在。

    同样,士家豪强也需要以这种方式,进入杨峥的框架之中。

    而他们早有准备,家中年轻有为子弟,都被推选出来。

    由乡入县,由县入郡,由郡入姑臧。

    七月的凉州并不灼热。

    习习凉风自祁连山而下,大雪山的冰凉一并被带了下来。

    正元二年的试题两部,一是考察诗、书、易、礼、春秋这些自汉武帝便传承下来的经典。

    杜预痴迷的左传也并入春秋之中。

    其二便是时势策论了。

    谈什么都行,华夷之辨、大义之争、凉州形势、三国形势等等,什么都可以谈、可以说,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只需言之有物言之有理即可。

    对于科举的对象,则并无限制。

    凉州的士家豪强可以,雍州、蜀国、中原随便来。

    不是士家豪强也行,认识字会写字也行,只需在宣义司报名,通过基本的考核就能参加姑臧科举。

    一石激起千层浪。

    任何时代都有怀才不遇者。

    这个时代的华夏,庶民、大户、寒门、豪强、士族、门阀,依次递进。

    顶级的门阀终究只是少数,庶民、大户、寒门、豪强则是大多数。

    科举由鲁芝、杜预、卫三人主持,杜宽、张隆17呕栏ㄖ,杨峥半瓶水,也就不往里面凑了。

    第一年不求选出惊世奇才,只求能任职地方。

    然而,事情总能超出杨峥的预料。

    第一年就出了三个年轻俊才。

    皇甫陶、索靖、张]。

    皇甫陶、张]策论文采斐然,切中时弊,但并没有特别打动杨峥,当然,对如饥似渴的西平而言,也算是上上之选,

    但索靖却令杨峥眼前一亮,一手草书险峻坚劲,刚遒有力,又不失圆转,简直就像是艺术品……

    而他的策论,更像是战略规划。

    率凉州诸部,汇合酒泉、张掖、敦煌三郡之精兵,一举平定高昌,然后攻克楼兰,取西方之钱帛,练河西之精兵,争锋关中……

    其他人大多在搞什么玄学,看的杨峥晕乎乎的。

    看到索靖的策论,简直有如沐春风、沁人心脾之感。

    而且他提出的方略,不需要杨峥苦巴巴的种几年田,只需利用周围羌胡部落,再加上其他三郡的实力,就可以扫荡西域。

    更高明的地方在于,能进一步整合酒泉、张掖、敦煌三郡。

    一石五鸟,三郡、河西诸部、西域,全都照顾到了。

    字里行间透出的气势,分明是文武双全。

    见到本人,杨峥更觉得惊异,才一个十七岁的少年,眼神沉着冷静,拜见杨峥不卑不亢。

    这就是士族顶级的人才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