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百五十二章 困兽  争魏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比起东面战场,夹城南围大战更为惨烈。

    司马孚与王基都清楚的知道此战意味着什么。

    不打破对长安的封锁,这座城池迟早被困死。

    其实今年以来,长安已经出现了这种趋势。

    粮食短缺,人心不稳。

    凉州军一次一次大摇大摆的掳掠,极大震动了城中军心民心。

    不敢出城,就不能耕种。

    对长安城中十几万来说,绝对是致命的。

    士卒要吃,青壮要吃,百姓也要吃。

    全靠司马孚以太尉之尊,许下无数承诺,才把长安城稳住了。

    实际上,王基并不主张现在发动勐攻,企图以长安城消耗凉州军几个月,待其精疲力尽,然后一鼓作气,四万中军与长安城的数万士卒青壮内外夹击,毕其功于一役!

    但夹城立起来之后,长安城中一片惊惶。

    百姓和士卒看不到天下大势,也看不到王基的四万大军,但他们只看到了耀武扬威无穷无尽的凉州军,以及城外高高土山上的三面“杨”字牙纛。

    人心士气一再低落。

    这么长时间的接触,守军对凉州军的畏惧之心越来越大。

    司马孚知道,长安城撑不到几个月了。

    所以才不得不联系王基,提前发动勐攻。

    只是,明明凉州军被王基巧计调往东面战场,但兵力空虚的南围仍然固若金汤。

    土垒上,数十架床弩给了魏军巨大冲击力。

    盾牌、盔甲失去了作用,一失射来,能将两名士卒钉在地上。

    这只是第一道打击。

    第二道是鹿角,一半埋入土中,前端如尖牙向外。

    第三道则是土垒两侧的沟壑,与土垒的落差接近一丈,只要魏军冲入其中,土垒上落石、箭雨、火油滚滚而下。

    张特将此地打造成了血肉磨盘。

    自古围城围三阙一。

    王基当然可以不进攻南围,选择渡过潏水,绕至长安西面。

    但这正是杨峥的意图。

    绕过去容易,再绕回来就难了。

    而北面,渭水自西向东,关东的粮食想要运进来,是逆水行舟,需要两岸纤夫拉扯。

    这些粮食只会成为凉州骑兵新的劫掠目标。

    只要东南两面的夹城存在,长安的困局就不可解。

    所以即便明知前面是刀山火海,王基与司马孚都必须将其踏平。

    夹城之下早已血流成河。

    北面司马孚先动,以人命推倒鹿角、填平沟壑。

    南面王基后发,士卒伐木为桥扑在沟壑之上,伤亡较北面小一些。

    只是他们用尽心思,终究还是徒劳。

    张特守的滴水不漏,府兵虽然较亲军稍弱一些,也是从各族中选拔出来的勇士,也经历过诸多惨烈的厮杀。

    长矛短弩,皮甲环刀。

    有几个羌卒习惯性的割掉发髻,一头乱发在鲜血中飞扬。

    也有几名汉军扯掉皮甲,一身壮硕肌肉挥汗如水。

    剽悍而狂野,血性而勇敢。

    在十二转军功面前,不分府兵与亲军。

    “守住夹城,打破长安!”宣义使在人群中不断激励士气。

    长安!

    那可是无数人仰望的帝都长安。

    在雍凉,没有一座城池能比它还要辉煌。

    如蜀军北伐一样,长安也逐渐成为凉州军的精神信仰。

    很多人隐隐知道,拿下长安,他们的君侯也许就不只是君侯了。

    即便战死,也能为他们的家人争取到很多实质性的东西。

    司马孚与王基的进攻一次一次被挡下来,并且付出巨大伤亡。

    黄褐色的土墙被染成了血红色。

    尸体早已填平的沟壑。

    如犬牙般伸张的鹿角尖端上挂着一具具的尸体,天空中不断有盘旋的乌鸦落下,啄下一颗眼珠,然后被厮杀声惊扰,飞向天空。

    不断有尸体被长矛一样的弩箭钉在地上,尸体各种极致的扭曲挣扎,最终流干了血,以一种极其怪异的姿势死去……

    张特按剑在夹城上巡视,目光中仿佛没有战场,他只看着自己士卒,“今日一战,当让天下人知我府军之利!”

    一句话就说进了士卒们的心坎中。

    军人岂有不争强好胜之心?

    这句话既是对士卒的肯定,也是在提振他们的信心。

    此战若胜,府兵之利不在亲军之下!

    士卒因之更为激昂……

    夹城之下,王基眉头皱起,“张特?”

    善战者无赫赫之功。

    越是这种声名不显之人,越是危险。

  &nb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