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百四十章 出使  争魏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司马昭大军在寿春停留了一个月,到了四月,才率中军返洛。

    数万精锐簇拥着皇帝与太后銮驾,但皇帝曹髦却没有丝毫安全感。

    到处都在谈论司马昭的赫赫军功。

    也有一些别有用心的话非常巧妙的传入曹髦耳中:“大将军功盖寰宇,若不厚加赏赐,则无以定天下人心。”

    到了洛阳,果然君臣不断进谏,“大将军父子三人为大魏鞠躬尽瘁,国家方有今日之盛,望陛下再封大将军为晋公、加九锡、置晋国。”

    曹髦非常配合的准奏。

    其实准不准奏都不重要,传国玉玺在太后郭氏手中。

    朝堂上无一人反对,有人甚至委婉的提出当封司马昭为晋王。

    回到宫内,曹髦直接去找郭太后商议。

    “儿臣欲封大将军为晋王,不知母后意下如何?”曹髦执礼甚恭。

    高平陵之前的朝堂局势,原本是郭太后坐镇朝堂,宗族勋臣曹爽与世家功臣司马懿相互制衡,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

    可惜曹爽率先打破平衡,囚禁郭太后于永宁宫,大权独揽。

    但实际上打破了这个权力平衡的格局。

    导致郭太后暗中倒向司马懿。

    司马父子掌权后,都积极拉拢郭氏,与其联姻。

    不过此一时彼一时,郭太后毕竟是曹家的太后,当年与明帝夫妻情深,明帝独宠之,曾因她赐死毛皇后。

    助司马懿,是因为曹爽先将矛头对向她。

    现在,司马氏一家独大,曹魏的江山若是不保,郭太后的这个太后也当到头。

    曹髦天资聪颖,苦思冥想多日,为自己寻到了一个盟友。

    “皇帝觉得如何?”郭太后五十出头,常年居于深宫,保养得体,气度雍容,举止优雅,岁月并未在她脸上留下太多的痕迹。

    “大将军功劳卓着,理应封王。”曹髦认真道。

    郭太后秀眉一挑,挥手让身边伺候的婢女退下,“皇帝难道就不担心这大魏的江山落于他人之手?”

    曹髦笑道:“母后觉得大魏江山还在曹氏手中不成?”

    一句话就让郭太后愣住了。

    其实当年司马懿在高平陵之变前,天下人无不以为他是再世尹霍,一直以来,司马懿的确也是这样的人设。

    郭太后希望司马懿推翻曹爽,辅左曹魏,而不是取代曹魏。

    “只平了一个诸葛诞,就封晋王,他日扫平西贼,再封什么?”郭太后望向曹髦的眼神中带着长辈的怜悯。

    当年正是她力排众议,否决了司马师立彭城王曹据的决议,改立高贵乡公曹髦。

    能跟司马师争一时长短,可见郭太后手段绝不简单。

    “你大可安心,不必再来试探,只要哀家在,这大魏的江山必定是姓曹。”郭太后澹澹道。

    不过这句话落入曹髦耳中,意思就有些变了。

    若她不在了,大魏岂非不姓曹了?

    “多谢母后,儿臣继位多年,欲借玉玺一用,请母后恩准。”

    “哦?你要玉玺何用?”郭太后有些疑惑,不过旋即也就无所谓,即便皇帝有什么诏令,加盖了玉玺,也是要经过尚书台的,莫非……

    郭太后眼中幽光一闪,“罢了,这玉玺本就是你的,哀家代掌而已。”

    进位晋公之事闹得最凶时,郭太后站了出来,各种声音顿时小了几分。

    即便司马昭面对郭太后也有几分心虚。

    此时皇帝的诏令也下来了,以并州之太原、上党、西河、乐平、新兴、雁门,司州之河东平阳八郡,地方七百里设晋国,封司马昭为晋公,加九锡,进位相国。

    这是真正的裂土封疆,一如当年曹操置魏国。

    司马昭一连推辞了九次,每次辞表中都有杨峥的名字,“今东贼虽克,然西贼猖獗,以致雍凉沦丧,臣未敢有非分之想,他日扫平杨峥之时,便是臣解甲归田之日……”

    曹髦顺势而为,封杨峥为领军将军、姑臧侯,征辟入朝,与大将军一并匡扶社稷。

    诏令还让人亲自送到司马昭面前,询问意见。

    司马昭反复查看诏令,疑惑不已,“莫非皇帝欲令杨儿行董卓之事?”

    这招是司马氏的祖传手艺了。

    当年司马懿灭王凌时,升其为太尉。

    对付夏侯玄时,升为大鸿胪。

    不过后来就不怎么管用了,司马昭灭诸葛诞前,升其为司空,入朝任职。

    现在看到皇帝也会他们家手艺,司马昭不禁有些异样感觉。

    “此策不妨一试,杨峥一向以曹氏家臣自居,彼若不来,则失信于皇帝,暴其本性于天下人,若来,则羊入虎口矣!”贾充道。

    自返回洛阳后,钟会便去往河东,拜会名士嵇康。

    王肃去年病亡,郑袤一向置身事外,其他的邵悌等人,现在也说不上话。

    贾充算是找到一个好机会。

    司马昭思索一阵后,觉得能恶心杨峥倒也不错。

    杨峥若真的奉诏而来,他还求之不得。

    此时正是司马昭最志得意满之时,难免有所疏忽,九次谦让晋公,那么下一次立功,就会水到渠成。

    “叔子以为如何?”司马昭不问其他人,独问羊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