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零八章 新元素工程的最新进度  大明1805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5年项目完成并且做出成品,看上去总共只用了三年时间。
    但是,如果从爱因斯坦在1915年提出的广义相对论算起的话,那就是总共三十年了。
    如果从1929年科克罗夫特利用质子第一次实现原子核变换开始算是十六年。
    从1938年奥拓·哈恩用反应堆实现铀原子裂变开始算是七年。
    至于曼哈顿工程,一开始就直接去建设链式反应堆了。
    也就是说,美国人的曼哈顿工程,是在已经有了相对成熟的理论基础,有了前人的各种实验数据。
    还有美国二战时代的工业基础,在世界大战的举国体制下开始的。
    这就与后世美国很多的新飞机工程的设计一样,看上去工程起步到完成的时间似乎都很短。
    因为那都是基于成熟原理和工业基础的整合升级式的设计。
    是从六十分向一百分努力。
    朱靖垣所在的这个世界,在大明的新元素工程开始之前。
    无论是泰西还是大明的民间学者,对于原子裂变的相关的研究,仍然都处于假说和设想阶段
    大明朝廷的工匠按照皇帝的要求,在秘密进行放射性元素的寻找和性质研究。
    但是大明的世祖光武皇帝,只知道原子弹用的是放射性元素,对于原子裂变层面具体信息一概不知。
    同时受限于基础理论和工业基础,大明在放射元素上的早期研究成果也非常有限。
    大明的新元素工程开始的时候,原子裂变原理都还尚未搞清楚。
    大明的工业基础也仅仅相当于一战前的英国。
    大明的新元素工程,与朱靖垣前世本国的很多新工程一样,是近似于从无到有的全新研发。
    基本上是从零开始的。
    要一边摸索和研究相关理论,一边建设配套的工业产业。
    前世的这些早期理论研究,相关的早期探索和实验设计,是在没有原子能炸弹设想的前提下,就由多个不同的研究团体各自接力完成了。
    到最后曼哈顿工程起步的时候,就是以相对成熟的理论为基础,以制造武器为目标的工程项目了。
    在大明这边,新元素工程是在大明皇帝的直接要求下,从最初级的理论和工业建设开始的。
    但是大明目标从一开始就是原子能炸弹和新的动力源。
    总体核算起来,大明是在朱靖垣的指导下,把前世的那些人用三十年的时间断断续续完成的研究,压缩到十三年内全部完成了。
    这样算大明的新元素工程其实是很快的。
    这是在有正确方向的情况下,大国朝廷的官方力量推动的加速效果。
    新元素工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朱靖垣比这个世界上的任何一个人都清楚元素裂变炸弹的重要性。
    那将是另一个新时代的开端。
    朱靖垣本人,并不希望大明的官员和工匠把这种工程的成果当做是献礼。
    朱靖垣希望这个项目能够安安稳稳的完成。
    不希望在这个最后的关头,因为外在的因素而制造出任何变数。
    在最后关头更换最高负责人就是变数。
    相关负责人基本都是军人,这些军人都是最为可信的,都会遵从皇帝的旨意。
    但是工作交接肯定会影响工程进度,甚至可能影响安全。
    本来如果自己不插手这件事情,在自己登基大典之前肯定能完成试爆。
    自己如果调整的人手,试爆可能就要往后拖小半年,反而赶不上自己的登基大典了。
    自己爷爷等这个东西等了十几年了。
    朱昭燮这些军人和工匠们也在这个项目上忙碌了十几年了。
    自己不应该在这个时候强行调整。
    于是朱靖垣同意了朱昭燮的请示,让他把实验做完了再去军机处上任。
    (本章完)
    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