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第344章全国震惊:招聘应届大学生
港岛新通的成立,让人员本就不足的新通愈发显得人才匮乏。
由于体制的限制,早期的新通是不可能面向社会招聘人才的。
由于中科院的背景,在内部高层的默许下,新通从中科院内部招聘了一批人员。
但是这些人员全部是技术人员,虽然都是高端人才,但从事其他领域的工作,其实并没有什么优
势。而且年龄偏大,很多人并不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
即便如此,很多人都不愿离开旱涝保收的中科院。
最终在领导的默许下,保留这些人在中科院的职位,这才让很多人有胆量到新通尝试新的经历。
与现在充斥着笔试、面试、心理测试、压力测试的招聘相比,那时候的招聘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
都原始而简单。
很多人都是在路上遇到聊聊天,就决定到新通上班了。
大家都知根知底,也不存在考核的问题。相对大规模的招聘,就是通过在中科院的墙壁上张贴招
聘公告,让有兴趣的人主~动来报名。
公告的内容同样简单,既没有宏伟蓝图,也没有动人的口号。典型的公告是这样的:经所领导批
准,本公司拟招聘15名员工。公司管理人员3-4人,业务人员5-6人,其他人员-5-6人。
当然,这些人员虽然业务能力可能薄弱,但是为人踏实、敬业,又能吃苦,完全能够满足新通早
期的工作需要。
胡兰就是新通早期招聘的员工,当年48岁,是新通最早的销售人员,“研究员站柜台“的典故,就
是以她为蓝本的。
随着新通业务规模的拓展,再加上港岛新通的创立,从中科院招聘的人员已经显得捉襟见肘。
最为致命的是,那些从计算所招聘来的员工虽然勤奋务实,但缺乏对新事物的敏感,对公司管理
同样一窍不通。在老新通人的记忆中,一年一度的公司务虚会,从来都只有何雨柱和张琴两个人讲
话,其他人都抱着旁听的态度,从来没有人发言。
这种状况在公司早期影响不大,甚至由于上下一心,有利于加强公司的执行力。但时间来到今天
,何雨柱和张琴都感觉到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如果不能增强公司的活力,引入懂管理和业务的人
才,新通的进一步发展就会受到制约。
最终,何雨柱决定,新通向社会打开大门,开始面向社会和应届大学生招聘。
随后,新通发布了第一份社会招聘广告,并且在《青年报》上刊登。广告依然质朴,但与早期的
公告相比,已经具有了很浓的感**彩。
加入我们,跟我们一起创业!
对年轻的大学生来说,这样的口号很有吸引力,很多优秀的大学毕业生都被这句广告词吸引。报
名的人数有500多人,获得笔试资格的有280人,进入下一轮面试的还有120人。
最终,新通从中挑选了58人。
58人中有18名研究生、37名本科生和3名大专生。
最让何雨柱高兴的是,他很早就瞄准的两个年轻人,杨为和郭庆,都在这一年加入新通。
这两人可是前世leg早期的两大功臣, 也是老牛培养的两大接班人。
何雨柱这次启动招聘,一方面的确是公司需要人,另一方面也是要截胡老牛。
老牛是不了解情况,如果他也是穿越过来的话,估计能气死。
这方面何雨柱根本不和他客气。
虽然说自己是穿越过来的,但是他也没狂妄的认为自己就比老牛管理能力强。
老牛毕竟是第一代企业家中最杰出的几个人之一,实力还是很强的。
何雨柱的优势也很明显,毕竟是穿越过来的,了解社会经济和技术各方面的走势,对各方面的人
才也很了解。
很多取出过成就的人,他都知道。
像杨为和郭庆,他就可以轻松截胡。而且知道两个人的优缺点,也知道应该把他们放到什么位置
上。
0……求鲜花0
事实上,杨为刚加入的时候并不突出,郭庆却风生水起,很快引起公司高层的关注。
上次举行进军海外誓师大会,为了增添大会的排场,何雨柱打算邀请一位副国级人物出席会议。
何雨柱就郑重其事地找来郭庆,将这项艰巨的任务交给了他。
郭庆年轻气盛,并不认为这是多么艰巨的任务。在他的努力下,居然真的将人请到了现场。
说起来,那次会议之所以传遍全国,一方面有何雨柱发言的精彩,另一方面也得益于郭庆的努力。
正式加入新通后,郭庆原本想从事销售工作,何雨柱却让他出任公关部副经理,作为张雪的副手。
....0
年仅25岁的郭庆,就此成了何雨柱的亲信。
与郭庆相比,杨为开局不顺,第一份工作就出了差错。
杨为负责的第一份工作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