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任谁也没有想到的一幕出现了。
即便是李根有了充足的心理准备。
依然被源源不断传来的消息,一次又一次的吓了一跳又一跳。
就在河间郡王和江夏郡王,护送两位皇子,坐上火车,奔赴波斯和大食不久。
天南海北的奏折,齐齐汇聚而来。
李根踏足显德殿,足足三尺高的奏折,让他眼睛瞪的熘圆。
这,这他娘的,要看到什么时候?
老子还有没有点空闲时间?
还有没人生自由了?
此时此刻,李根竟然为政哥,感到悲哀。
自己最为喜欢的始皇帝嬴政,之所以英年早逝,十之八九就是这些一堆又一堆的奏折给拖累的。
就这?
还没有完。
就在李根大踏步往龙椅之上走去的时候。
显德殿外,四位禁卫军,抬着成箱的奏折,出现在显德殿门口。
李根见状,嘴角使劲抽搐一下。
这日子,怕是没法过了。
「启奏陛下,御桉之上的奏折,臣皆已看过,尽是各地州府,呈上的,事关南水北调之奏折。」
宰相马周,恭敬的施礼说道。
「宰相,依爱卿之言,莫非殿外那些,也是此类奏折?」
马周闻言,微笑着点点头,开口说道。
「回陛下的话,想必尽是如此。」
「既然爱卿已经看过这些奏折,不妨给朕说说,挑重点…」
李根安心的端坐在龙椅之上。
还好有个任劳任怨,又才思敏捷的宰相马周啊。
不然,自己看到这一堆堆的奏折,脑瓜子实在是太疼痛了。
「回陛下的话,奏折虽多,堆积如山,但是所有奏折,众口一词,臣入仕十年来,乃是生平仅见。」
「即便翻阅史书,也从未有过如此让人震撼一幕。」
「大唐各州府所上奏折言称,百姓情绪激动,欣喜落泪,载歌载舞数日,白天载歌载舞,夜晚点燃篝火…」
「多有白发苍苍者,对长安城方向,长跪不起。」
「官府门前,排起长队,百姓们将家中余粮送去官府。」
「口径一致,为南水北调工程,尽一份自己的心意。」
「这一幕,几乎在大唐各地同时上演…」
「河南道,河北道,甚至是陇右道,各省道已经自发组织万余名青壮劳力。」
「陛下,现在那些青壮劳力,已经开拔,直奔江南道而去…」
「百姓有云:南水北调,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陛下,不仅仅是给一代人造福,而是再给千秋万代造福。」
「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五年期限太长,百姓们恨不得,五天就将这工程竣工啊……」
显德殿里一片安静。
史官眉飞色舞,激动不已的奋笔疾书。
不用遥想当年。
隋炀帝开拓大运河,本是一件利国利民之壮举。
竟然惹得民怨鼎沸!
….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这伤害值,来得,属实太过勐烈了一些。
李根的眼睛湿润了。
谁是最可爱的人?
自古以来,我们的老百姓,永远都是最可爱的人。
只要你对他一分好,他能恨不得还你三分。
母庸置疑,原本五年的期限。
李根眼下,完全不必担心了。
试想一下,举全国之力。
百姓们又如此主动支持和配合的情况下。
正所谓,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加上,现有的一千辆挖掘机,一千辆推土机,一千辆装载机,以及工部,正在加紧生产的设施和设备。
工程进度,肯定会比预想的,还要快上许多。
「报……」
显德殿外,响起传信兵的声音。
「何事奏报?」
李根注视殿外,沉稳的开口询问道。
眼下大唐无战事,也不可能有战事。
周边只剩下几个弹丸之国。
大唐不收拾他们,他们都已经睡觉都要笑醒了。
即便是梁静茹,也不可能给他们那么大的勇气。
「启奏陛下,房太师送来八百里加急!」
(备注,李根登基前,房相为太子太师,虽然是李承乾的太子太师,李根被任命太子,房相顺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