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九十九章 建厂  盛唐大公主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bsp;   来到门口的时候,就看到来操已经等在门口,只是看到那里值守的士兵之后并不敢太过靠近。

    看到上次见过的马车,远远的就要过来。

    李月辰打开窗帘对他招了招手:“先进来吧!”

    进入院内之后,李月辰跳下马车。福来搬过来一张折叠椅让她坐下。

    来操站在面前,有些拘谨的在衣服上摩擦着手心的汗水。

    “说说吧,打听的如何了?”

    “不负殿下所托,小人已经打听清楚了。”来操小心翼翼的回答道。

    李月辰点点头:“福来你记一下,然后给他十……二十个钱吧,以后说不定还有用得着的地方,让他去换身新衣裳!”

    “喏!”福来答应一声。

    “谢殿下,谢殿下!”来操不停的行礼,钱虽然不多,但这条命是肯定抱住了。

    而且公主也说了以后说不定还有用得到的地方,那更应该好好表现了。

    来操是个合格的赌徒,知道抓机会,当即行礼道:“日后殿下若有事尽管吩咐,愿为殿下肝脑涂地!”

    李月辰一笑:“哟,还读过《史记》呢?”

    来操赶紧摇摇头:“小的未曾读过书,只是小时候跟家父学习过几年,勉强识字而已。”

    “行,去吧。”李月辰摆了摆手,“有事本宫会再找你的。”

    福来带他离开之后,李月辰还忍不住有点感慨,这年头,能识字已经超过大多数人了,怎么就沦落为街头混混了呢?

    有些可惜的摇了摇头之后,李月辰起身,去玻璃作坊里面看了看。

    现在锰矿石已经没了,新一批的也还没到。

    但是李月辰并没有让他们休息,而是继续用绿色的玻璃练习吹制手艺。

    尽量能多做一些例如玻璃杯或者其他各种造型的玻璃制品出来。

    只要把手艺练好了,以后再用透明玻璃制作,至少也能降低材料的浪费率。

    要知道,这些工匠可不是奴婢,而是良人。这就意味着李月辰不但要管它们吃住,还要给他们开工资。

    虽然李月辰并没有剥削他们的想法,但至少拿了钱就要乖乖干活儿,不能让本宫白养着不是?

    从玻璃作坊出来,路过吴大的宅子,偶然之间看到吴狗子正在院子里面打拳。

    额头上已经出了一层细汗,衣服后背也湿了一块,看起来应该是练了时间不短了。

    吴大正好从屋内出来,恭敬的行礼:“见过殿下!”

    “免礼!”李月辰抬抬手,“新的教书先生可找到了?”

    “回殿下,已经找到了。”吴大脸色有些高兴,“此次来的先生可了不得,不但教他读书写字,还教他拳法,说以后若有条件,还要学习射箭……”

    李月辰点点头:“嗯,那就好,练武对身体还是有好处的,若是有天赋,说不定将来还能上阵杀敌,建功立业。”

    吴大表情有些尴尬:“家中独子,还是……”

    看到他这副表情,李月辰也明白什么意思,点点头没有说话,摆摆手转身离开了。

    正好福来也记下了来操汇报的外地商人,看到李月辰出来,马上跟她一起上了马车回宫。

    “那些商人你派人去调查一下,看是否有实力做代理商。”李月辰叮嘱道。

    “喏!”

    ……

    过了几天,又到了上朝的日子,李月辰跟平时一样,待在通道的屏风后面,靠墙安静的收听新闻。

    最近也没什么特别的大事儿,基本都是些零零碎碎的。

    唯一值得关注的事情,就是关中地区饥荒确实很严重,监察御史王师顺上奏,请求开放晋州和绛州粮仓,转运至关中赈灾。

    李治想了想也同意了,当即命令王师顺全权办理。

    现在李月辰粮食产量提高实验已经成功,明年会是一个丰收年,所以现在可以拿出存粮来赈灾。

    屏风后的李月辰听到这条消息也松了口气,这么一来,不敢说能让关中所有人都挺过今年,但至少应该能少饿死一些人了。

    眼看朝会也差不多该结束了,李月辰正打算离开的时候,忽然听到了卢谞的声音。

    “陛下,近日来,女子上街大多已摘掉了帷幔,实在有伤风化,臣,恳请下令制止!”

    正准备走的李月辰听到这句话又停了下来,微微从屏风后探出半个脑袋看着朝堂上请奏的卢谞。

    怂乃求滴!脑子有病吧?街上有美女看不好吗?

    看到屏风后面女儿一脸气氛的表情,李治有点想笑,不过这里毕竟是朝堂,清了清嗓子之后,还是控制了表情。

    “这个……皇后怎么看?”李治微微扭头问道。

    “依妾之见,此事反而是好事。”珠帘后的武则天回答道,“女子能够单独上街,不戴帷幔,充分展现自己……不必害怕被掠去,这岂不是正好说明我大唐国泰民安?试问周围诸国,哪一个能做到这般?”

    听到母亲这番话,李月辰脸上露出了笑容,抬手在头上比心。

    珠帘后的武则天嘴角轻微上翘了一下,很快又严肃下来。

    “嗯!”李治点点头,表示很认同:“言之有理!众爱卿如何看?”

    虽然这话听起来似乎是在询问大臣的意见,但看看那一脸满意的表情群臣也知道皇帝的态度了。

    于是纷纷装聋作哑,不发表任何意见。

   &nbs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