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七十四章 女高的变化  影视诸天从知否开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p;立马就有人找了过来,邀请蔡桂芝去参加一下招待分享会。
    而一同过来的李皓,自然也没有被落下,毕竟随着李皓这两年大手笔的技术转移,丽江可是承接到了不少好项目。
    大金主也是必须要招待好的,市里还希望李皓能继续扶持呢。
    只不过,李皓对此没有太多的兴趣,反正现在自己跟丽江、乃至华坪的交集,基本就只剩下了这座女高。
    剩下就是为了扶贫的任务,所以对于他们的邀请,直接就回绝掉了,反正自己才是强势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可蔡桂芝就不能像李皓这么刚了,她的家可还在华坪。
    因此即使有那么些不情愿,她也依旧得往市里面跑一趟。
    至于张老师这里,虽然也顺带被邀请了,不过因为重要性不足,在委婉拒绝以后,人家也就没有强求。
    市里面直接派车过来,把蔡桂芝给从家里接走,一同过去还有县里的部分领导。
    可在离开的那些领导之中,周善群和马永强恰恰都不在其列,他们都选择了留下来,并且还主动来邀请了李皓跟张老师吃饭。
    这顿饭,李皓和张老师都应了下来,因为的确有交情在。
    在饭桌上,周善群和张老师的话题,自然是围绕着女高来的,而马永强跟李皓讨论的,则是关于经济发展的问题。
    聊着具体的事情,说着这些年的感情,直到酒至正酣,周善群才说出了除了叙旧之外,这顿饭的另一个目的,庆祝马永强再次高升。
    张老师闻言先是一愣,然后问道:“老马,你又要升官了,这次是要当县长了?”
    马永强连连摇头:“没有,这次我是被调出了华坪,去到昆明工作。”
    虽然张老师对于组织工作并不熟悉,但在她眼中,能从县里被调到省会去,肯定是高升。
    “哦,那恭喜你了,不过你这次过去,是去做什么工作的?”
    马永强此时就端起来了酒杯,对李皓道:“还是多谢李总的推荐,要不我也没法去滇中新区的管委会工作,感谢的话我就不多说了,以后我肯定全力来配合您的工作,这杯酒我先干为敬。”
    看着马永强把酒喝完,李皓才笑道:“我只是随口提了一嘴,还是李主任自己有本事,否则组织部也不会真的任用。”
    现在璇玑微芯和燧人智造,以及相关联的一系列公司,在滇中新区的规划中占比越来越大。
    大到了甚至让原先制定的战略方向,都不得不进行修改的地步。
    但省里面对这种变化,是相当乐意的,毕竟这可是全国独一份的集成电路产业中心,未来前景不可估量。
    再加上刘书记本身也愿意支持李皓,因此,李皓在新区里面的话语权,自然就显得越发大了,给管委会推荐一个人,自然不是什么难事。
    尤其马永强碍于自身的级别,进入到管委会后,级别也高不到哪里去,就更没有会反对。
    毕竟新区这里的干部都是高配的,挂帅书记和主任的都是省里常委。
    像马永强这样升一级上去,也才刚迈过正处的坎,级别还差的远呢,但终于到了管委会,那发展机会却是比县里要大得多。
    因此他才想着,在这时候把张老师跟周善群带上,在李皓面前表一表忠心。
    说完马永强的事,张老师的注意力很自然就投到周善群身上了。
    因为之前两人的位置就是绑定的,她这次依旧是以为,周善群能跟着继续升职,最起码也会接马永强离开后的位置。
    毕竟刚刚马永强自己都说了,在这里面还有李皓推荐的因素在,要知道论起关系来,周善群跟李皓的关系,总是要比马永强好。
    但可惜这回,周善群还真就没有跟上步伐,面对张老师的询问。
    摇头回答道:“我的位置没有动,还是继续来负责县里的教育工作,毕竟我也只会这个了。”
    张老师惊讶了一下,但后面反应过来后,就笑道:“这也好,真要是换了一个人,那我还不适应了,女高要接着办好,还真就需要你的帮忙。”
    说实话,真不是李皓不愿意帮周善群,可正如之前所说的那样。
    周善群的性格就限制住了,他很难跳出这个舒适圈,去从事一些需要八面玲珑的工作。
    真要把周善群给带到管委会去,跟那帮企业打交道,估计他自己都不会适应,还不如就留在县里面。
    这件事,李皓也专门询问过了他的意见,他自己也不想要折腾。
    反正等快到了退休的时候,在帮他往人大送一送,争取帮他弄得副厅的待遇退休也不错。
    饭局结束,几人各自回家休息。
    之后几天,李皓在华坪又陪着丁笑笑为下一代奋斗,然后就又看到了一场热闹。
    要说现在女高的学生们,情况已经和之前有了极大的不同。
    很明显的一点,就是在家庭条件上,已经很少再会出现像是蔡桂芝、谷雨这样,家里完全就穷到读不起书的地步。
    反而,更多的是普通家庭,所以一些智能设备,不可避免的就在学校里面出现,李皓就见识到了回到学校工作的谷雨,是怎么跟一个孩子来斗智斗勇的。
    这倒不是说,女高刻意提高了条件,而是因为经济发展的客观原因。
    甚至还有一些高于普通家庭的存在,毕竟女高这几年的高考升学率,是一次比一次高,这一点还是很吸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