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乎都没注意到已经进来的李皓。
反倒是在旁边坐着的韩琦与富弼两位大相公,在李皓进来后齐齐的望向李皓,那眼神之中透露着奇怪,似乎是看着一个怪物一样。
只不过没有赵祯发话,殿内众人也就没有人说话,于是李皓便感觉殿内
的气氛有些怪异了。
而这个沉寂,一直到赵祯看完了整套方略,附带着沉思一会之后,才开始好转。
因为这时赵祯终于说话:
李皓答道:「这套方略也不能算是臣一个人想出来的,毕竟在这里面臣也结合了很多旧政。
尤其是庆历年间的新政条文,才总结出来的。」
听到李皓这话,赵祯还是有些不信,又说道:「朕还是有些难以相信,你这初入官场才几年,便能有如此造诣。
你若是现在说实话,朕也算你献策有功,绝不怪罪。
可若是让朕查出来,这是你冒名顶替,那可是欺君之罪。」
李皓坚定的答道:
这话李皓说的是义正言辞,反正出台这些政策的家伙,现在确实都没想好呢。
论起时间线来,首创肯定是自己的,那自己这么说当然没有问题了。
话都讲到这了,其实赵祯已经有些信了,但为了验证。
便还是像欧阳修那样,根据这套方略,提出问题来让李皓解答。
在看到李皓能深入回答,并能结合实际情况,细化讲解,那种烂熟于心,并明显带有个人思路的想法,也就让赵祯真的确信这是李皓自己想出来的。….
于是不由夸道:
李皓听了这话,心中想到:「那当然不是一天能写成的,不过也没有赵祯想的那么长时间。
毕竟很多内容都是后世研究烂了的,自己只是根据现实情况,进行了整理调整罢了。
不过这话自然得接着赵祯的说,要不怎么显得出自己功绩。」
回道:「为朝廷效力,是臣应尽的本分,臣自读书一来,便一心想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所以自臣入朝,有感于庆历年间,新政失败的沉痛,便开始准备这些,如今得官家看重,也是臣的福分。」
结果李皓话还没说完,赵祯他们就已经被震晕了。
这时李皓才想到自己刚刚说的横渠四句,这个时候还没问世呢。
毕竟张载和自己是同年进士,这个时候还在渭州任职签书判官厅公事,都没开始讲学,这四句话自然也就还没应运而生。
所以在初听到这四句时,刚赵祯他们带来的震撼可想而知。
很快几人反应过来,赵祯说道:「好,你这四句说的真是太好了,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你有如此大志,朕很高兴。」
当然不止赵祯,富弼、韩琦、欧阳修三人看着李皓的眼神,也是变得更加温和。
很快,赵祯恢复过来,说起了正事,说道:「不过你提出的想法,倒是与几位大相公想到一块了,就在前几日,几位大相公方才请命继续变法。
已经选好了人选,派到永兴军路试行方田均税法,同时也有涉猎其余举措,其中有不少都与你这方略有异曲同工之妙。」
听到这个李皓刚要谦虚,便听富弼说道:「官家就不要为我等虚言了,李皓这套变法方案,远比臣等所想更加完备。
当然其中没有强兵之法,想来也只是考虑到如今情形,所以引而不发。
否则李皓在军中领兵时日也不短了,绝不至于没有洞察其中利弊。」
听到这话,众人又望向了李皓,等着李皓的回复。
李皓答道
:「这确实如此,其实我朝素来重文轻武,在武备上错漏之处自然是存在的。
只是在我看来,事有轻重缓急,有些事情现在就可以做,而有的事情却不能急躁。」
赵祯问道:
李皓解释:「若要在大宋力行变法,首要前提就是需要让朝野上下明白,如今的朝廷已经遇到了危机,变法到了不得不行的地步。
同时在变法前期需要做的是一些快捷有效,既能在短时间出现成果,同时也不会激起朝野动荡的举措。
令百姓从变法改革中感受到实际的仁政恩德,也让百官进行了深刻的反思改良,使改革成为一种共识风尚。….
只有让百官和百姓都认可了,这样他们才能支持变法,我们团结大多数人,来打击极少数人,这样才能让变法得到真正的成功。」
听到这里,赵祯便直接问道:
李皓答道:「如果是我,我第一件要做改革的,便是盐政。
我大致清算过,从庆历年间到现在,历年朝廷收缴的盐税都在持续减少,这种状况是很不正常的。
其中大量盐税都被盐商伙同地方上的贪官污吏以私盐的方式给私吞了,若是能够将被贪墨的盐税收缴回来。
我预计这部分被私吞的盐税,至少在两千万两以上,而在肃清这帮蛀虫之后,平均每年盐税也能增收近四百万两。」
听到这个数字,其余几人都有些惊讶的,他们知道盐税上被私漏掉不少。
但怎么也没有想到,这个数字会有如此之大。
要知道此时朝廷一年的整体税赋,加起来也就才八千多万两,那这个数字就已经很客观了。
赵祯在思考过后,当即问道:
听到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