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八百一十七章 孩子们回来了  盛唐大公主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一口下去之后,小冬表情有点奇怪,随后又继续喝了两口。
    李月辰笑了笑:“感觉如何啊?”
    “回殿下,入口有些苦味,不过……后续能感到麦香,回味悠长……”小冬用自己并不充足的文化寻找着合适的形容词。
    “其实喝多了仍然还是会苦的,不过好在成本不高,价格不会太贵。”李月辰微微笑了笑。
    为了帮助吐蕃省拉高经济水平,李月辰是打算先将大麦精酿啤酒作为高端产品,专卖有钱人。
    而小麦啤酒则是迅速铺开,占据中低端市场,然后逐渐走到国外去,聚拢财富。
    小冬喝了一杯啤酒,等了半个时辰之后,看到确实没什么事情,李月辰也去接了一杯。
    随后对众人笑了笑:“都来接一杯尝尝吧,这酒劲不大。”
    上官婉儿等人听后,也拿着杯子过来各自接了一杯。
    看着那细腻的绵软泡沫,众人都非常好奇,有些将杯子拿在眼前看来看去,有的则是伸出舌头舔了舔那快要溢出杯口的泡沫。
    李月辰直接张开嘴灌了一口,熟悉的味道进入口腔,甚至下意识的唤起了很多已经模糊的记忆。
    不过这啤酒跟记忆里的味道多少还是有点差别,但是不明显。
    想来应该是工艺和一些细微材料上的问题了。
    不过这东西自己也不清楚,只能是让酿酒师们自己慢慢琢磨了。
    她扭过头问道:“这酒感觉如何?”
    “口味苦中带香,回味较长,味道很不错呢!”宣城公主回答道。
    义阳公主也坐下来点了点头:“嗯,比起其他酒,口味很独特,忍不住想要多喝几杯。”
    一边说着,还一边摸了摸微微有些泛红的脸颊。
    而旁边的上官婉儿已经自顾自的过去又接了一杯,忍不住说道:“这酒劲不大,感觉我也能多喝一些。”
    听着她们的评价,李月辰微微笑了笑,看来的确算是比较成功的一款新产品。
    裴清婉放下酒杯走了过来:“殿下,这酒若是能够在在乐楼中贩售的话,想来应当能让流水增加不少。”
    “嗯,这方面的事情,到时候的确应该与乌洛兰商量一下。”李月辰点点头表示赞同。
    到时候乐楼之中可以两种酒同时卖,不管是高端的大麦精酿还是小麦啤酒,都可以供应。
    而且这可是风靡世界的产物,不仅仅是国内,到时候大唐会成为啤酒的发源之地,成为世界历史上不可或缺的一页。
    如此一来,接下来的方针就可以确定了。
    李月辰当即坐下来,趁着天还没黑,开始在纸上写写画画。
    首先,等确定了工艺流程之后,可以在青岛那边先盖一个啤酒厂。
    这个原因当然不是为了向未来致敬,而是考虑到地理优势。
    如今青岛算是大唐开发的最好的沿海城市,并且港口也都建好了。
    所以在这里建造啤酒厂,能够保证快速装船,这是为了方便出口贸易。
    毕竟这个时代运输行业还不是特别发达,最好能省下在路上耽误的时间。
    与此同时,长安那边最好也建个厂,规模要足够大,最好是能够大量生产。
    之所以不在东都建厂,也是为了以后考虑。
    大唐的国都,终究还是在长安。
    虽然已经在东都二十多年了,但这属于不可抗力的意外情况。
    终究有一天,皇帝还是要回到长安的。
    这个问题,李显登基之后不久就跟李月辰商量过。
    当时李月辰的想法是,老妈在这里待了一辈子了,所以暂时就先在这边吧。
    等百年之后老妈走了,再回去也不迟。
    这么做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这些年在东都这边的摊子铺的太大了,转移也需要时间。
    也不能说转移,这边的店铺还是都会保留的,只是大多数主要的力量还是会逐渐回到长安去。
    当初之所以将织布厂放在长安也是出于这方面的考虑。
    也就是因为这样,所以李月辰决定将啤酒厂放在长安。
    而且长安周围也有不少足够的地方,用来建造大型啤酒厂也是没问题的。
    到时候无论是生产出来外贸内销都没问题。
    如今全国几条主要道路都换成了水泥地,其他地方也有水运和空运代替,还算是比较方便的。
    另外,还需要重建一个大型的玻璃厂。
    如今玻璃的价格其实已经不算高了,所以李月辰打算跟工程院那边商量一下。
    看看能否将玻璃瓶的生产做成流水线,如果能成,成本还能继续下降不少。
    到时候就可以跟小时候的那种模式一样,买了酒的客人可以拿着空酒瓶回来兑换新的啤酒或者是换成钱也行。
    比如说一瓶啤酒卖五个铜钱,那到时候喝完了把瓶子拿回来就给一个铜钱这样的。
    不过玻璃瓶有个问题……那就是瓶盖。
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