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的故事。
“那时我也恨,恨天不仁,恨人无情。我想报复,想让所有人尝尝我的痛苦。可就在我要扑杀最后一批难民时,一个老和尚拦住了我。他没有动手,只是坐在沙地上,吹了一夜芦笛。”
“他说,真正的解脱,不是复仇,而是原谅。不是忘记痛苦,而是不让痛苦吞噬你本心。”
“他死后,我捡起这支笛,开始替他完成未竟之事??为所有枉死者吟唱安魂曲,为迷途饿鬼指引归途。二十年来,我不修神通,不求长生,只愿多救一个是一个。”
林清风久久无言。
他忽然想起赵无极曾在《降妖录》扉页写下的一句话:
> “降妖不在斩杀,而在唤醒。”
原来如此。所谓“降妖除魔”,从来不只是挥剑屠戮,更是以心火点燃迷途者的最后一丝良知。
正思忖间,远处沙暴骤起,狂风卷动千重沙浪,如怒潮奔涌而来。空中传来凄厉嘶吼,上百饿鬼冲破笛声束缚,张牙舞爪扑向茅屋!
“它们醒了!”楚瑶喝道,光门暴涨,欲施结界。
“别。”阿兰却伸手制止,“让我来。”
她再次举起芦笛,这一次,笛音骤变。
不再是安抚的摇篮曲,而是一首古老挽歌,歌词晦涩难懂,似梵语,又似上古巫音。随着旋律流淌,她身体竟开始龟裂,皮肤剥落,露出森森白骨??竟是以自身精血为引,燃烧魂魄奏曲!
“住手!”林清风欲上前阻止。
“这是我答应他们的。”阿兰微笑,眼中已有泪水滑落,“当年那些死去的人,曾托梦对我说:‘只要你替我们唱歌,我们就不再害人。’我答应了。现在,轮到我还债。”
话音落下,笛声攀至最高处,轰然炸响!
一道金色光柱自地底冲天而起,贯穿沙暴中心。无数冤魂浮现空中,面容由狰狞转为宁静,纷纷合掌低首,围绕阿兰缓缓旋转。她的身躯逐渐透明,最终化作点点萤火,融入笛中。
芦笛落地,余音绕梁三日不绝。
风停了,沙静了,连月光都变得温柔。
那些饿鬼一个个闭上双眼,身形消散,竟尽数往生。唯有那群舍利羊低头跪伏,哀鸣不止。
林清风拾起芦笛,触手冰凉,内里却有一缕微弱生机跳动,宛如心跳。
“她把自己的魂封进了笛子里。”楚瑶喃喃,“从此以后,无论谁吹响它,都能听到她的声音,感受到她的愿力。”
林清风郑重将芦笛收入袖中,对着虚空深深一拜。
翌日清晨,朝阳初升,沙漠罕见地降下露水。一夜之间,干涸河床竟冒出嫩绿新芽,几株胡杨树苗破土而出,迎风挺立。
茅屋已塌,碑石未立,世人或将永远不知这里发生过什么。但在那废墟之下,有人用一生证明:纵使身处地狱,亦可成为他人之光。
林清风与楚瑶再度启程。
他们沿着古道前行,足迹渐远。身后,一只舍利羊悄然跟随,默默走在最后。
“下一个地方在哪?”楚瑶问。
林清风展开《续录》,只见新的文字正在浮现:
> “南岭?采药翁?续录之三。
> 老人身患蛊毒,性命不过三月,却仍每日攀崖采药,救治山中毒瘴病人。
> 其徒劝之:‘师既将死,何苦劳碌?’
> 翁笑曰:‘我虽不能活到春暖花开,但或许能让人多活一日。那一日里,有人能见亲人一面,有人能听孩子唤爹,有人能把欠账还清……够了。’”
楚瑶看完,默然许久,终是轻叹:“这些人,都不知道自己已被载入‘大道’之中。”
“正因不知,才更纯粹。”林清风收起书卷,“若为留名而行善,那是交易;唯因心之所向而不改其志,方为道种。”
他们翻过一道山脊,忽见前方云雾缭绕处,矗立一座残破石桥。桥下深渊万丈,不见其底。桥中央,站着一个佝偻身影,手持药篓,正小心翼翼摆放几株草药。
那人似乎感应到什么,缓缓回头。
阳光刺破云层,洒在他布满皱纹的脸上。
那一刻,林清风仿佛看见了千千万万个平凡英雄的缩影??他们不曾御剑飞行,也不会呼风唤雨,但他们用自己的方式,在这个冷漠的世界里,悄悄点亮了一盏灯。
而正是这一盏盏微弱的灯火,连成了照亮苍穹的银河。
风起了。
林清风迈步向前,步伐坚定,一如当年踏上降妖之路的那个少年。
他知道,这条路没有尽头。
但他也知道,只要还有人在黑暗中歌唱、在风沙中吹笛、在垂死之际仍不忘救人,那么《降妖录》就永远不会完结。
因为真正的无敌,从来不是斩尽杀绝,而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坚持。
是哪怕只剩一口气,也要把光传下去的决心。
是千万个普通人,在无人注视的角落,默默写下属于自己的“续录”。
而这,才是赵无极真正想要告诉后来者的大道真意。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