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九百五十七章 高原  争魏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一事不烦二主,既然是嵇康提出来的,也应该由他主持。值
    再说放眼天下,还有谁比他更合适?
    嵇康的成就不仅仅是琴棋书画,而是思想上的,是泰兴诗风的引领者,更为难得的是,他不是杜预那般沉迷于儒学当中。
    对玄学、道学都有相当深的见解。
    自从杨峥提出输出华夏文明的想法之后,嵇康是第一个响应的。
    也因为他的支持,大量中原士子提剑跨马奔赴西域。
    “臣责无旁贷。”嵇康想也没想就答应了。
    “此事交由阁下,朕就放心了!”杨峥心情大好。值
    当皇帝最重要的就是用人。
    汉高祖若是单挑,只怕三两下就被楚霸王解决了,但张良萧何韩信等等贤才,皆愿为他所用,这才是最高明的领袖。
    不过对草原输出的是文化,而不是技术。
    这一点杨峥异常警觉。
    近些年漠北木骨闾、车鹿会雄健父子异军突起,靠的就是偷学了中原的马镫,在漠北横扫诸部,越打越强。
    目前为止,他们对大秦异常恭顺,年年进献貂皮、骏马,加之他们活动的范围在北海附近,对秦军异常警觉。
    秦军鞭长莫及,庞青也曾出兵到达过北海,他们闻风远遁,过两个月又返回,来回捉迷藏一般,让庞青一直没办法彻底清理他们。值
    冷兵器时代的战争,排除民族士气方面的因素,硬实力一是人口,二是钢铁。
    草原不缺矿,但缺熔炼铁矿的技术。
    历史上突厥人正是在金山山脉为柔然人打铁,掌握了锻造技术,从而成为雄霸大陆的顶级草原帝国。
    草原诸部可以南下买粮食,买御寒的棉衣棉被,也可以买丝绸茶叶等奢侈品,但坚决不能买铁器。
    杨峥还在代郡、云中、九原、敦煌、武威、辽东、交趾等郡设立了镇抚司,不经过当地官府,由经验老道的锦衣卫监查。
    一旦被边关查到铁器,可当场格杀,若是查到弩、甲、刀剑长槊等兵器,则是夷灭三族的重罪。
    “既然陛下看到漠北,为何不将高原彻底纳入大秦版图?”卫瓘拱手道。值
    “高原?”杨峥盯着沙盘。
    现在是小冰河时期,气候严寒,这么多年河湟对高原上的羌人也产生了虹吸效应。
    大量羌人走下高原,投入大秦的怀抱。
    但两百多年后,气候变暖,高原就不是苦寒之地了。
    如果不加强掌控,到时候对华夏的威胁巨大。
    大唐若不是被吐蕃拖住了,必然会走向一个更加辉煌的巅峰。
    要知道历史上的吐蕃两次攻入长安。值
    在地缘上,高原也对大秦现在的疆域有极大的威胁。
    向北威慑河西走廊,向西威胁天山以南,东北直接威胁关中,东南迈出一脚,直接踩进蜀中平原。
    虽然性价比不高,但战略价值巨大。
    穿越者最大的优势是目光超前。
    历史上既然出现了高原帝国吐蕃,那么两三百年后,当大秦因土地兼并而腐朽不堪、奄奄一息时,西南忽然蹦出一个高原帝国……
    那种场面,不堪想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即便在后世,高原的战略价值也是毋庸置疑的。值
    早一点纳入华夏的怀抱,早一点加强此地对华夏的认同。
    “伯玉所言甚是!”杨峥点头道。
    无论卫瓘是为了迎合自己,还是真的看出此地的战略价值,他的意见都要重视。
    卫瓘道:“关中颇多羌裔秦民,性耐苦寒,正可经营此地。”
    “伯玉莫要忘了,当年我们分派大量宣义掾、宣义郎进高原,现在该是开花结果的时候了。”杨峥笑着提醒。
    “陛下之雄才大略,千古未有也。”卫瓘什么都好,但就是有时马屁拍的人受不了……
    杨峥老脸一红,如果说大秦真正能有超越汉唐的成就,一定就是在高原上发力。值
    一旁的索靖也有受不了,咳嗽两声,拱手道:“大秦……虽强,但经营高原如此广袤之地……似乎略有不支。”
    鲁芝现在处于半隐退状态,在家抱孙子,颐养天年。
    所以主和派的重任就落到了索靖头上。
    中原尚有这么多未开发之地,要跑去经营高原,在他们眼中无异于舍本求末了。
    而且高原上还有个象雄王朝。
    这才是高原文明真正的根,据说有一万八千年的历史,在华夏史书中最早可追溯至西周时代,也就是公元前七百多年。
    在很长的时间里,他们一直处在部落联盟制。值
    到现在也不过是分封奴隶制,至于战力,历史上吐蕃一万人就击败了象雄十万大军。
    大秦崛起后,他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